第七十二章 猴气?人气?(2 / 4)
此前筹备组在开会的时候,已经定了调子,孙悟空应该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猴的动物特性,神的灵通悟性,可是在表演的时候,尺度应该如何掌握?
神气暂且不论,猴气和人气都应该具备,可到底应该侧重于哪一方面呢?
像猴子那些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的活泼动作是千万不能少的,这也是张金莱最熟悉的部分。
而具体到表演上,就应该在此基础之上,朝着生活化、人性化方面演化。
之前在培训班的时候,中戏和人艺的老师也都反复的教了,可老师们也没见过孙悟空,该怎么把握好这个度,他们也同样是一头雾水。
说到底,还是需要张金莱自己去揣摩,领悟。
可通过这段时间的拍摄,很显然,张金莱尚未掌握核心的那个点,在表演的时候,依旧习惯性的朝着戏曲表演偏移。
甚至还不如在戏曲舞台上灵动。
因为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妆容是勾脸,用油彩画上去的,可现在张金莱需要每天带着面具表演。
在表现喜怒哀乐时,面部表情和眼睛的神采很重要,脸上的乳胶面具极大地限制了张金莱的发挥,不论他怎么使劲,乳胶面具也不受影响,根本看不到他的面部表情,只能看见他的眼睛。
而且,张金莱还不大会用眼睛,在给他的近景中,眼睛里是空的,一点儿火眼金睛的感觉都没有。
这也是因为张金莱以前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距离观众远,需要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可这种表现方法根本经不起近景和特写镜头。
在片场拍戏的时候,顾北就经常听到杨婕导演时不时的喊。
“猴子!你看见了吗?”
“猴子,看见什么了?”
“你要用眼睛看,不要用肩膀!”
关于这一点,杨婕也只能求助跟组的表演老师,让他们着重帮助张金莱改进表演习惯,多多掌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表演方法。
整体上来说,还是有进步的,但距离达到让杨婕满意的标准,还差得远呢。
改变表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戏曲演员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出来的,积年累月的学习,习惯也早就养成了,让他们一下子转过弯来,显然不容易。
杨婕也知道这一点,倒是不着急,慢慢来就行了。
可有的问题就不能慢了。
还是要说回到猴气和人气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