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行刺(上)(1 / 3)
从南朝齐梁时代开始,君王仿效佛诞日,于生辰当日,举行庆典,全国欢庆。
南朝梁元帝在每年生日那天,设斋讲,摆祝席。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颁布法令,在自己生日当天全国不得屠宰,又让各地州府上献祝礼。
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将庆祝生日变成国家法令的君主,却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将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设为『千秋节』,并将此节『着之甲令,布於天下』,写进国家法令当中,使之获得官方的认可。
千秋节上,李隆基下旨『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各地官府上万岁寿酒,向皇上知礼,百姓赛白帝报田神,设斋、禁屠、上献等等。
三日庆典下来,各地州府的花费,往往都不下百万钱。
有些贫困的州县,因为无法向皇帝祝寿,担心遭到排挤,就向百姓收取『千秋贡』,借此来敛取财物,博取朝廷的欢心,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时过变迁,大唐进入新元年间。
皇帝周钧不喜官员奉承,不受礼更不索贡。
按照常理来说,千秋节的排场,理应比玄宗时期的更加朴素、更加低调才对。
但事实恰恰相反,新元年间,周钧在位的千秋节,一年比一年更加隆重,甚至连写诗向来朴素的杜甫,都曾经写下过『仙寰空余尽,只因千秋在』这样的诗句。
新元十六年的千秋节,相比往年,是历年来最盛大隆重的一次。
朝中下院的议员,已经超过了四百人,人人都是家底殷实的工商之家,在朝廷之外,自发的组织和布置坊市,将整个长安装点成了一座盛世无双的城市。
庆典当日,有诗为证,是曰:
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千秋御节当相顾,会同万国朝华夷。
到了千秋节的第三日,也就是最后一日,按照仪制,圣上将乘坐御辇,从皇城出发,顺着朱雀大街,一路向南,最后在曲江举行大宴,与百姓同乐。
朱雀门外,京兆府尹周尚身为崇礼使,负责带领车队,先行出发,在前方开路。
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周尚突然听到不远处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周大郎,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