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二百八十四节 一己之力,动作连连(1 / 2)
曹煜吃了一惊,“大人,榆关和直沽那边都没问题,河南这边也说得过去,朝鲜这边……”
“怎么你觉得是无中生有?”冯紫英笑了起来。
“我是怕被人盯住了要查个究竟,结果……”曹煜摇摇头,他也是搞报纸这么久了,当然明白冯紫英的用意。
“呵呵,放心吧,我会让薛蝌跑一趟朝鲜,哪怕高价买回来一船粮食,那也是粮食,这刊载这样一个消息,也没有虚言吧?”冯紫英澹澹一笑,“做报纸,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消息的吸引大家注意力的用处发挥出来,比如朝鲜购入大米味道比江南略差,但是价格却差不多,不划算,潜意识的就能让大家注意力放在和江南粳米的对比上去,而忽略了究竟从朝鲜运入多少这个问题了,……”
冯紫英耐心地给曹煜灌输这些做媒体的关键点,曹煜默默点头,细细体会。
“报纸上如何引导民意,你还要仔细琢磨,这内里有许多技巧,需要你慢慢体会,揣摩民心,调动民意,激发士气,引导民望,这些都报刊最重要的一项作用,怎么让其来为我们服务,实现目的最大化,这就是办报纸的终极目标。”
曹煜虽然已经作这一行时间不短了,但是这东西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都要摸索着来,冯紫英今天把报刊的要义讲透,让曹煜好生消化一番,足够他日后慢慢造化了。
有了报刊的帮忙造势,可以稍许缓解一下局势,但是这非长久之计,只要大局,也就是战局无法扭转,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难以维系太久。
归根结底还是要来落到战场上来见真章,那就要看孙承宗的本事了。
冯紫英是在京郊较场找到孙承宗的。
看孙承宗一脸精悍中透露出几分疲惫,但是双目依然炯炯有神的架势,冯紫英就知道这一位是下了决心要在山东这一仗来证明自己了。
这是好事儿,对朝廷,对自己老爹那边都是好事。
“恺阳公,怎么样?”冯紫英陪着孙承宗在较场边儿上走着,较场内,一片火热景象,几支军队都在整队列队,从士气来看,似乎都还不错。
“喜忧参半,既有让我意外惊喜的,也有不尽人意的。”孙承宗捋须喟叹,“宣府军两部都还不错,尤其是杨肇基部,火器化规模不小,而且训练亦有造诣,京营三部参差不齐,贺虎臣部战斗力不俗,这两部都和你有关啊,紫英。”
冯紫英也不隐瞒,“这两部都是当初京营三屯营之败后能重振战意士气的京营菁华吧,加上又充实了大量永平民壮,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两部其实已经不能算是京营体系了,中低级武官也不少来自辽东军,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辽东军的架构,永平民壮的底子,再加上京营的壳。”
“难怪,我也问了问,的确训练模式都是和辽东镇一脉相承,骁勇悍烈,但韧劲儿不足,我也满足了了。”孙承宗当然不能指望自己本来是来收拾烂摊子的,还能给自己凑出一支精锐之师来,如何把这支军队变成精锐之师,那才是自己的本事。
“家父那边的一部应该没有问题,刘白川是宁夏镇悍将,虽然勇武不及刘东旸,但是沉稳犹有过之。”冯紫英介绍道。
“这我知道,还要感谢令尊,舍得把这一支军队划拨到我手下来,我可不会吝啬,真要打硬仗苦战的时候,就要用上去,这你可要带话给令尊啊,到时候牺牲必不可少。”孙承宗看着冯紫英道。
“国战大计,焉有哪家之分?都是朝廷军队,无外乎就是家父从西北带出来的而已,为朝廷尽忠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恺阳公不必担心这一点,家父还不至于连这点儿大局都看不到。”冯紫英断然道。
这位前世历史上有名的以文驭武文臣,对于武将们的心态应该是十分了解的,这也是一个试探,说不定也是替兵部替朝廷的一个试探。
老爹手中掌握军队太多,而且在九边威望太隆,所以难免朝廷也会有顾忌了。
虽然现在是南北之战关头,朝廷再怎么也不会来自毁城墙,但冯紫英相信,一旦南方战事平定时,就该是削弱自己老爹掌控军队的时候了,能够让老爹重回蓟辽担任总督,甚至局限于辽东一隅,也就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