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故事(五)(1 / 4)
秦皇墓里有什么?相信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每每触及这个话题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
可惜秦皇陵的位置在过去一直是个未知,所以,此类话题只能作为千古之谜。
如今有了兵马俑坑作为佐证,又发现了曾经直通墓底的盗洞后,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的人,其好奇心已升到最顶点。
尤其是不久之前还有一位知名作家出书,对里面的规模、布置、陪葬品进行了详细描述的情况下了。
现在营地中的人,是个能思考的人,都恨不得马上打开墓门进去看看。
李晨当然也不例外,身为一名工作了几年的老刑警,追根究底已成本能,也是这巨大的好奇心,才让他能安心耗在这鸟不拉屎、干什么都不方便的鬼地方。
但考古与他们警察的工作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因为其本身的性质不同。前者关乎历史与文化,讲究慢工出细活,力求完整,可谓水中淘沙,墓中的一丝一毫都不会遗漏,统统整理归纳。
后者也讲究细节完整,但要快速高效,因为很多案子牵扯到人命。
所以,身为刑警,办案时总有一种紧迫感,生怕自己一个拖沓,就要面对下一个受害者。
在夏国,按照考古工作的惯例,对于封土庞大,保存相对完好的巨型古墓,掀顶的方式肯定不可取。一般先清理盗洞,再找出墓门后由外至内一点点清理。
秦皇陵也是如此,可现在的问题是,盗洞曾坍塌过,只重新挖通加固了一部分。找到一具盗墓贼尸体后,挖掘工作停滞了两天,开会研究来研究去,最终决定继续向里挖掘清理。
可惜一切都是无用功,前进不到两米后,工作人员发现再往里挖掘就有可能损坏墓葬结构,造成连锁反应,没人愿冒这样风险,也没人敢承担如此严重的责任。
这也意味着,从盗洞进入墓葬的办法已不可取。
关键是一帮考古学者,短时间内连墓门在哪个位置都找不到。
倒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历经两千年的时光,这里的地质地貌或因自然、或被人为改变太多。要用各种先进设备,经过一系列的探测才能给出成果,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考古界对此习以为常,李晨则不一样,出于职业习惯,他挺着急。
在看到一帮学者忙着开会,却始终拿不出方案的时候,他都恨不得提议将某作家绑来。
因为在他看来,梅某人可比在场一帮老头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