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要好处【求订阅】(1 / 3)
韩三平听孙羿说到电影工业化时,眼睛也是一亮,这个也是他对华夏电影未来所制定的发展方向,可孙羿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不用说远的,就刚刚下映的《赤壁》上,这部电影由著名导演吴雨森执导,汇集了两岸三地众多明星大腕加盟,上下两部,投资6亿多。
第一部上映以来,赚钱了吗,确实赚钱了,票房3.1亿。可口碑直接崩塌。
影迷们简直是被雷的外焦里嫩。
带着帅气忧郁眼神的诸葛亮研究的是为母马接生,床头挂小乔画像意淫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东吴,主要是为了抢个女人,就算喜欢人妻,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还有“萌萌,站起来.”
对于这部电影,网上的槽点真的巨多。
孙羿一直以来都觉得,作为暴力美学开创者的吴雨森,或者说绝大多数港岛导演对于宏大叙事的电影,是不太擅长的。
这个不是说能力水平,而是电影市场决定的,香江电影辉煌的那几年靠的是什么,僵尸片、警匪片、赌片等等。根本就没有宏大叙事观的电影,那些年都是跟风比快,一个月甚至一周拍一部电影,根本就没有宏大类型电影生存的余地。
而如今的华夏电影市场跟当年的香江市场大为不同,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发展迅速,没必要死抱着香江导演不放,应该通过电影的题材类型来选择导演,而不是通过名气。
再一个,这样类型的大投资,大制作对华夏电影商业化进程确实是很大的推进,但是对于实现电影工业化来说,并没太大作用。
这样的片子,十年前能拍,十年后也能拍,只要有人,有钱就可以,对于电影技术的提升和标准的制定,毫无裨益。
他觉得中影作为华夏电影行业的定海神针,更应该发挥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啃最硬的骨头,守最险的阵地。
韩三屏越听眉头皱的越深,手里的烟基本就没断过。
新世纪以来,华夏电影市场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商业化进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但比商业化更深层次的目标其实是实现电影工业化。
一个市场,一个是制造能力,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但如何找到适合华夏电影的工业化之路,怎么走,如何走,他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目前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通过加强院线基础建设,加大电影投资,利用中影的体量去制作那些民营影视公司轻易不去涉足的高成本大场面的电影,以期望带动华夏电影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