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贺咄罗之回忆(3 / 4)
长安。
李智云默默看着辽东舆图。
“如果这次顺利,能一举歼灭契丹,吞并奚族,届时高句丽门户大开,可以经营对高句丽的战略了。”
杜如晦道:“陛下,高句丽和草原部族不同,他们兴农耕,国内多山地,需缓图之。”
“臣以为杜相所言有理。”杨恭仁道:“眼下我朝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征高句丽,前隋之鉴,历历在目,还请陛下三思。”
“朕知道。”李智云澹澹道:“你们放心吧,五年内,朕不会对高句丽动兵。”
杨广三征高句丽,给中原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噩梦。如果李智云此时提出攻打高句丽,一大批人会强烈反对。而李智云自己也没想过在这个时间点对高句丽怎么样,因为不合适。
不提大唐现在刚从天灾中走出来的情况,单说高句丽的地理环境以及国体制度,就不能将它们看成草原部族。
已经走上封建国家的高句丽,必须要认真对待。
当然,他觉得杨恭仁说的也没什么道理,当年杨广之所以疯狂攻打高句丽,其实带着他的私心。
要知道,杨广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每次动兵都在三十万以上,包含民夫在内,甚至越过百万。
高句丽弹丸小国,凭借地势能挡得住当时还处在鼎盛时期的隋王朝大军吗?
答桉是很难!
可高句丽偏偏挡住了。
不是它们挡住了,而是杨广帮它们挡住了。
杨广将高句丽当成了绞肉机,把大量关陇子弟派去辽东送死,因为这一层原因,高句丽才勉强挡住了。
可是,杨广帮高句丽挡住灭国之灾,他自己却没挡住隋朝的灭亡之灾。
如果李智云在这个时间提出要攻打高句丽,关陇人一定会觉得李智云在彷效杨广旧事。
到时候,对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