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三章 应对(2 / 3)
所以,说完了这个话以后,杨振很快就转移了话题,看着张臣,问道:“以你这个老夜不收的观测,这回清虏攻城大军,大概能有多少人马?”
“观此阵列声势,恐怕不下三万马步兵。刨除清虏后方掠阵督战的,以及清虏炮营使炮的,直接冲城的人马,应当不少于两万人!”
面对杨振的询问,张臣马上将自己观测与推算的结果说了出来。
杨振听了张臣的回答以后,不置可否,而是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李禄、杨珅二人,向他们问道:
“你们怎么看?”
李禄与杨珅两个相互对视了一眼,一起躬身抱拳说道:“卑职赞成张副将的判断,没有异议!”
“嗯。既然如此,都说说吧,咱们应该如何应对?”
杨振这个穿越客虽然不懂得什么观阵之法,也没有观敌料阵的本事,可是张臣这个老夜不收却有。
与此同时李禄、杨珅这些人也不差,他们父辈都是边军军户,而他们自己又是打小从军,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既然他们三个人达成了一致,那就离实情相差不远了,所以杨振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询问他们的对策。
杨振之所以这么问,倒不是杨振自己没有对策,而是上位者使用部属的一种技巧。
上位者直接下达命令,叫部属们执行,远不如让部属们自己提出执行的建议,然后由上位者批准他们执行。
因为哪怕上位者发布的命令与部属们提出的建议是完全一致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执行起来的结果,也往往相差甚远。
只要通宵一点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就不难明白这样的道理。
毕竟,上级命令我这么做和我自己要求这么做,是有差别的,至少在执行的自觉性主动性上差别甚大。
当然了,此时此刻,大敌当前,杨振并不是再跟自己的心腹部将们玩什么心眼,而是他早已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这么做。
而他的这几个心腹部将显然也早就习惯了杨振的这个套路,所以杨振一开口,立刻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都督,咱们原来的目的,不就是要依靠城防工事,依靠我们手中的近战利器,大量消灭清虏旗营的有生力量吗?”
当先站出来提出自己应对建议的,是征东先遣军中军副将兼领掷弹兵团营的李禄。
“所以,此战当然是将敌人放近了打,就算敌人彻底摧毁了瓮城也没有什么,我们的人马休整已久,兼且弹药充足,又是居高临下,没有理由守不住!”
“没错,都督,李副将所言甚是,若是清虏毁了外瓮城就敢大举来攻,那么我守城将士射程之内,就皆是清虏死地!”
李禄话音刚落,杨珅也站了出来,他先是赞成了李禄的打法,然后又说到了自己所领的炮兵团营的使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