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仁慈太后(1 / 5)
第335章 仁慈太后
范质突然起身,朝朱秀长揖及地。
“范学士这是作何?快快请起!”朱秀忙搀扶他。
范质不顾朱秀阻拦,坚持行礼:“范质名声不显,今日能入郭公之眼,得郭公和太后信任,担此重任,全赖朱军使举荐之恩!无以为报,请受范质一拜!”
范质比朱秀年长不少,朱秀哪里能受他大礼拜谢,急忙搀扶着笑道:“范学士折煞在下了,在下素闻范学士大名,知道范学士乃是这翰林院内,为数不多的真正饱学之士,当年因为受到李业等奸佞打压,才雪藏在此。
但金石总有发光之日,值此大变革之际,正需要范学士这样的能臣辅佐朝政,社稷才能稳定,国家才会兴盛!”
“朱军使夸赞太过,范某惭愧,不敢领受!”范质挣扎了几下,发现无法挣脱开,只得长叹一声作罢。
二人重新坐下,朱秀笑道:“事不宜迟,范先生还是尽快与在下商议诰文内容,定下大致方向,及早动笔行文,修改过后呈送太后御览。”
范质点点头,正色道:“迎立嗣君事关重大,不知郭公可有具体叮嘱?”
朱秀笑了,看来范质虽然是个耿介之士,但却丝毫不迂腐,他知道自己来找他商议诰文内容,肯定是带着郭威的要求来的。
这道诰文暗含许多政治寓意,不能明言,但在诰文里必须要体现出来。
这就是写制诰的巧妙之处,不光辞藻要华丽恢弘,尽显朝廷气度,更重要的是向天下人传达上位者的意志。
这相当考验执笔人的政治素养和文学功底。
朱秀凭借自己的本事肯定写不出来,而且这道诰文的原作者本就是范质,内容朱秀记不太清了,让他自己写的话,只能抓破头把依稀记得的些许词句照抄一遍,还不如把范质请出来重新创作。
历史上,范质也正是因为这道诰文,得以受到郭威青睐,此后平步青云,成为五代末期的名臣之一。
当日朱秀在大朝会上举荐范质,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赚一份人情而已。
就算没有他的举荐,相信范质也能从其他途径脱颖而出。
范质主动询问郭威有没有指示,说明他大致能猜到郭威要迎立刘赟为帝的心思。
朱秀斟酌片刻,笑道:“郭公对诰文内容有三点要求,第一,刘赟并非高祖嫡子,这一点需要向天下人明确说明;第二,广政殿事变以来的是非罪过,皆由李业、聂文进、郭允明等人进献谗言所致;第三,迎立刘赟为帝乃是郭公主动提议。”
范质捋须陷入沉思,朱秀笑了笑,也不催促,耐心等候。
好一会,范质仿佛从入定中醒来,拱手道:“多谢朱军使提点,这道诰文,范某心中已有几分腹稿。”
朱秀佩服道:“范学士真是才思敏捷啊!”
“全赖朱军使指点迷津!不如范某一边写,一边请朱军使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