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秀才(2)(2 / 5)
至少,在太常卿的制度程序内来说,等于认可并同意了一个新秀才的举荐。
从商丘成到王临,前后用时最多不超过三个时辰。
速度之快,创造了大汉帝国察举制度建立以来的记录。
但整个太常上下,所有人都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个事情。
于是,奏疏迅速直抵兰台署。
半个时辰后,从兰台传来命令:天子曰可!
接到命令的太常卿商丘成立刻诚惶诚恐的将这道命令转呈给礼官大夫袁德臣、曲台署长王临:圣意曰可,当择吉日,遣使以至南陵,命秀才张毅,于下月庚子,及至公车署待诏。
汉家的察举制度,可是相当严格的。
想要成为秀才、孝廉、贤良、方正。
不仅仅需要有人举荐,还得通过太常卿的审查,更需要到长安参加一次考试。
由天子或者太常卿亲自考核,问其才学与经义,只有通过这次考试,才能正式成为国家的秀才孝廉贤良方正。
是故,其实此时的察举制度所察举出来的人才。
虽然基本都是士族贵族子弟,鲜有寒门士子。
但是,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唐之事。
国家对于人才的把握和考核制度,是相当严密的。
而此番推举的这个秀才,商丘成心里面明白,这是完全不合程序的。
所以,在将这个事情搞定后,他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打着鼓,万一这个被举荐的黄老士子不懂礼仪,在面圣之时,闹出笑话。
那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