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展露才学妒心起(1 / 2)
在众人的催促下,贺百川这才娓娓道来:“东岳泰山,自古便是历代帝王封禅圣地,文人骚士把它尊称为‘岱宗’,写下了不少的吟咏佳作。
像我等书生士子当应胸怀壮志,游名山,抒大志,一睹泰山真面目。
依在下看来,此诗之中弥漫着君子之儒气,一股一触即发的儒家用世情绪。
再者,诗人所面对的是此山此景、此种浓郁的儒家理想氛围。”
子良道:“愿闻其详!”
“本诗大部分篇幅以颂体铺陈,故虽是直写泰岳之景,却给人以形传神之效,即通过瞻望泰岳、捕捉风光,把造化天地、阴阳肇始、天地运化等儒家文化之深沉内涵均映带而出,从而传神地写出了泰岳作为五岳之首、皇家权柄的高显以及厚德载物之品质。
可以说,诗人正是用此种方法,真正体证到了泰岳作为儒家精神象征的真容。”
子良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贺百川笑着摇摇头:“《论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泰山被历代的士大夫自觉地作为儒家‘仁者静寿’的理性观照。
本诗全部诗情都在极力于捕捉泰岳静之神韵,其特点是以动写静。比如说,用“青未了”来写泰岳苍翠之绵延;用‘神’与‘割’来写泰岳之其灵、其大。
如此,不仅写出了泰岳在形上的静,且突出其宽阔襟怀、雄视的气魄、完备的品质,从而真正抓住了儒之所谓‘静’之本质,泰岳作为天地万物之生成、创化之肇始的特殊身份的内涵尽显无疑。
以《孟子·尽心上》之典作结,使得全诗的色调古雅、浑拙,具庄严、整肃的儒者之美……”
不得不说,贺百川的肚里是有真货的,这一番品评犹如行云流水,毫无迟滞,听得子良等人连连叫好。
不过,在给他人讲授之时,贺百川内心的震撼却是无以复加,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作出如此气势磅礴、深厚雄浑之诗。
“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
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此人数语说尽。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子良对贺百川道:“百川兄不仅讲解精辟、文辞精妙,最为让在下佩服的便是百川兄的君子之风,只有君子才不与人争长短。”
众人纷纷称是,眼见贺百川夺魁无望,但他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反而是对隐姓埋名的《望岳》诗句及其作者极尽推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由此,赢得了书生士子们的好感。
贺百川摆摆手:“子良兄谬赞了,贺某可不敢自比君子!”
子良反驳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的胸怀磊落如风光霁月,宽广如星辰大海。今日我等便是见到了这君子之风。”
众人又是连连附和,场内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贺百川虽然在诗画评比中落败,但这一番操作下来,无疑在文人士子当中树立了君子形象,也算是搬回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