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定制(3 / 3)
“姚雅芹?也行吧,她做事比我有耐心。”
狄野不认识姚雅芹,见傅文静和夏芳菲两人一边聊天一边量起了尺寸,为了避免出现刚才那种尴尬场面,拿着大哥大走到隔壁的布料区,拨通了汤仁嵘的私人电话,打听胶合板期货的行情。
“你在云城也听说了?今天早上有人一口气放了10多万手空单,搞的商交所那边鸡飞狗跳的,动静不比327那天小。”
胶合板期货是浦江商品交易所的品种,不归浦江证券交易所管,汤仁嵘有些幸灾乐祸,说道:“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明知道学管金生搞违规操作不仅要罚款,还会取消交易,却非要这么做。”
“狗急跳墙罢了,我听说胶合板现货才42块钱,期货炒到了47块多,与其爆仓,不如搞个鱼死网破,逼迫交易所出来当和事佬,搞协议平仓,能降低不少损失。”
“你这么说也对,只是这样瞎搞,社会负面影响太大了。”
“资本只在乎钱,不在乎社会影响,交易所事先监管不严格,事后手段又不强硬,如果不解决这些隐患,早晚还会爆发类似的事情。”
汤仁嵘深有同感,想起一件事,说道:“前几天我见到了尉文渊,他让我问问你,以现有的技术手段,能不能实时监管每家证券公司的仓位?”
尉文渊是个很有技术前瞻性的官僚,在1990年筹建浦江证券交易所的时候,直接跳过传统的纸质交易方式,建立了电脑交易、中央结算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比当时的东京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都要先进。
可惜这套体系虽然理念上非常先进,但细节上有很多漏洞,之后屡屡被人使用bug牟利,因此毁誉参半,狄野闻言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这种修修补补于事无补,最好把整个体系重新梳理一遍,来一次彻底的升级,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尉文渊也有类似的想法,只不过他现在自身难保,很难推动体系升级这种大工程。”
交易所系统升级属于重大金融工程,研发和测试的时间很漫长,历史上浦江证券交易所直到2001年才决定研发新一代交易系统,2009年正式上线,而尉文渊受327国债事件牵连,1995年9月就离职了。
以狄野现在的身份,想要主导这种工程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懒得多管,和汤仁嵘聊了一会之后,确认胶合板期货行情并没有发生改变,仍旧和历史上的走向一致,于是决定再扇动一下蝴蝶翅膀。
“汤总,我觉得327国债事件的真正主角不是万国证券和管金生,而是辽国发和高氏兄弟,你最好让尉文渊仔细查一查他们的公司状况。”
汤仁嵘不以为然,说道:“辽国发和万国证券相比只是个小角色,而且327那天他们中午反水,改做空为做多,亏损的不多。”
“那可未必。”
狄野吐了口气,说道:“管金生虽然做的过火了,但所有事情都摆在台面上,亏了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高氏兄弟可是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去年314国债期货就在私底下搞了很多违规操作,牵连到了十几家证券公司,这次327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私下里搞违规操作,谁又知道他们到底牵连了多少证券公司?如果不及早查清楚,暗疮说不定会持续溃烂,等发现的时候就晚了。”
“有道理,我回头跟尉文渊说一声。”
这两天实在太忙了,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