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四禅八定(3 / 3)
性修,道家讲得总是很虚无、缥缈,让人总是云里雾里的。一说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性命圭旨》里提到:前者很容易练出元神,但其实你所认为的元神不是元神,而是识神。因为你一直用意念,疏导真气,你的意念自然而然就有了神,而且很难解除;性修讲得是:虚无,以先天之气自觉其神,才为元神,只是性修者往往身体素质不行,还没等到练出元神,身体就已经垮了。
所以,后来大兴性命双修。接着又分出了以金丹南宗张伯端的先命后性,和金丹北宗的王重阳先性后命分为两大金丹派。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好处就不说了。静坐的方法:调身,调息、调心。
虽然我是道家信徒,但这里也不得不说,道家太自私了!话说白了,让大家明白多好:什么火龙水虎、日乌月兔,远不如人家佛家来的通透。
本人出现过一次胎息,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应的资料。无休止的追求那胎息带来的妙有,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是静坐的时间成倍的增加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网上看到了四禅八定。详加了解,才知道这是我的一次机遇,一次只有性修修士才会出现的机遇。我从第一次胎息退出来的步骤竟是:四禅、三禅、二禅、初禅,由于我知识的浅薄,没能及时的把握机会,现在的我只能进入初禅而已。
今奉上四禅八定要义,希望不要有人再像我一样,误了天机!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洁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是名二禅天定。(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三:三禅天定谓既得二禅天定已。而又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于世间乐。最为第一。是名三禅天定。
四:四禅天定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不清净。一心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出入息断。空明寂静。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是名四禅天定。
五:空处天定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谷。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六:识处天定。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七:无所有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八: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