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古寂寥春秋,常说秋日春朝(1 / 6)
风雨舞会—春秋古侠
回来后,还是无尽的孤独。
数年来,姜盼犀在卫国人的心中一直是“圣女”王后,她的诗被卫人奉为珍品。这都源于她高尚的人格和心系大局的情怀。
姜盼犀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理想,希望帮助卫公治理后宫,获得一个母仪天下的美名,可惜她在现实中不断遭遇挫折,但她还是抱有希望,依然在个人的诗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卫国人看她的忧国忧民的诗歌,都把她标签化,其实她表面沉静如水,内心她也不至于完全波澜不惊,她也有着自己的个人情感和生活。
她常会写到花,把花当作比兴或寄托的对象。
也许花寓意美好,她才乐此不疲吧。
她虽愿望美好,可现实的残酷,让她的诗歌里忧愁隐隐,诗里的花就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不全提到具体的花,更没有详细描写花本身。
如此看来,她似乎没把花具象化,也许她在隐喻花非花,人非人,也许美人与花应相映成趣,但也各自嫉妒?
不过姜盼犀知道,优美的花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由于爱花,她被称为花后。
诸花皆美,很多人以为姜盼犀对花是模糊博爱。
其实,姜盼犀有自己的喜欢,她更爱栀子花,此花六出,也就是说一朵栀子花有六个花瓣。且栀子“色可染帛”,它经过风霜后结出果实,其中的黄色汁液可以用来当作染料。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来调理身体。栀子的精神更难能可贵,栀子能够经受寒冬的风霜,到来年春天开出洁白的花朵,花香馥郁,沁人心脾。到了夏天又能够结出果实,为人所用。它经常长在江水边,与江水相映成趣,很难被移植到其他地方。栀子花孤芳自赏而超然于世,饱经风霜而意志坚定,并且甘于奉献。这不正是姜盼犀的写照吗?也难怪她喜欢它。
这一日,妫池羽又来看姜盼犀。
俩人除了常去游玩,还会在宫里吟诗作对,以遣愁怀。
此时,姜盼犀和妫池羽来到自己王后宫,天气晴朗,俩人坐在椅子上休息。
妫池羽看着姜盼犀,不仅叹其咏絮良才,埋没卫宫。
庭院里,一会有了声音,下人们帮助打扫擦擦屋子,原来近午,下人们一会备上午饭。
姜盼犀和妫池羽趋步坐下,银炉盛美酒,觥筹淡饮。
姜盼犀看着微风不燥,忽而有了灵机:
“微风如许何所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