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不能擅自到五营去销货!(1 / 2)
三日后,沈二娃子带着两个亲戚跟着洛阳过来的商人踏上了返乡之路。
回去的路上,沈三并没有给几个侄子给钱,只是说到了地方后让商队给他们结十两银子的货款,用以采购鹅毛。
如此做倒不是因为沈三抠门,而是为了三个侄子的安全。出远门、身上带太多的银钱很是危险,容易被人惦记上。三个侄子又都是年轻小子,没啥社会经验,万一露了财,就是惹祸之兆。
身上不带钱,在大郑境内行走还是安全的。至于返程,哪就更不用担心了。谁吃饱了撑的,会打几担子鹅毛的主意?
从洮阳城出发,用了两天时间,沈二娃子一行就离开了云谷境内,在岷州山道上艰难的往秦州方向行进着。
在岷州山道、沈二娃子遇到的往来商队还真不少。有的是像他跟的商队一样带着云谷的货回大郑,也有的是带着大郑的货往云谷走。这景象,比两年前他到云谷来投奔三叔的时候热闹多了。每走几里地,总能遇上拉着车或者是挑担子的行商,一路上倒是不寂寞。
行进岷州山道的商队,用驮骡运货的人已不多见,绝大多数是用骡子牵着架子车的商队,或者是直接挑着担子纯靠人力来运货的。用架子车拉货的一般是传统的脚帮,他们主要做相对大宗货物的贸易。挑担子的就是胡郎客,多数是秦州、横川一带的人。
他们距离云谷近,挑一担子货到云谷用的时间不算太长,回去的时候还能再从云谷进一担子货在本地销售。一来一回都不跑空趟,只要脚勤一点,赚个养家糊口的钱没问题。他们之所以不用骡子来驮货,最主要的原因是带着骡子行商不方便,还成本大。
只挑个担子,随便到那个村子都能想办法借宿。若是牵头骡子的话,就不好经管了。反正胡郎客行商,又不着急赶路!
任大民是一名新进入胡郎客行当的萌新,今年只有十六岁,是第一次跟着叔伯同乡走远商。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货担压在身上还不是太适应,稍感吃力!
“大民你稳着点,咱还得行三里地才能歇脚。气倒不匀,越走到后边越难受。”任大民的二叔见侄子的担子越挑越吃力,赶紧出言提醒。出力气的行当其实最讲究技巧,光会用蛮力,只会把人累死。
“叔、我能坚持住,不会落队的。”干了这个差事,任大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他深知跟上队伍的重要性,若是这次跟不上队伍,往后同乡出商就不带他出来了。
努着一口气,跟着商队又走了三里地,才到今天要歇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