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高丽公主(2 / 2)
崇文殿内,岑文本和范瑾两人看着面前的奏折,脸上多了几分苦涩,这是魏征送上来的奏折,上面弹劾的对象多是窦、杜、独孤、元等等姓氏的官员,多是七品以下的官员,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仔细一看,两人就知道这背后的事情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眼见着天下已经太平,大家一起辅佐天子,治理天下,没想到,这个时候,党争出来,裴阁老刚刚告老还乡,这些人就开始出手了。”范瑾干瘦的面容上多了几分愤怒,他只是想好生治理国家而已,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家伙。
“毕竟一个崇文殿大学士的位置,谁都想要啊!”岑文本轻笑道:“范大人,这个时候,若是能获得其中的一个位置,对于关东世家来说,士气大振。”
“阁老难道就不担心?”范瑾冷哼道:“你倒是高高在上,岿然不动,可是朝野上下的人心就变的浮动起来了,眼见着就要迁都了,一切都要稳定下来啊!”
“别的没有,我很好奇的是,这些证据是从哪里来的。魏征远在江都,如何了解到燕京的事情,而且知道的如此清楚,你不感觉到这件事情背后有古怪吗?”岑文本指着面前的奏折说道:“有些消息,就算是凤卫也未必知道。”
“那你说,这件事情的背后是谁?”范瑾双目一眯,笑呵呵的望着岑文本,他这个时候也在想这件事情的背后是谁,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些东西若是闹到朝堂之上,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中世家将会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
“不是李唐余孽,那就只有一个人了。”岑文本忽然笑了起来。
“李唐余孽,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实力吗?”范瑾摇摇头,说道:“若是这样,我还真的很佩服他们,这些东西都给鼓捣出来了,这是对关中世家的报复啊!”范瑾很笨吗?显然不是,能走到这种地步的人,又怎么可能笨呢!有些事情,他不会说出来而已。
岑文本将手中的奏折放在一起,然后说道:“玄甲卫是当年李渊苦心打造,依托关中世家,早就深耕关中世家之中,发现关中世家的一些秘密,也不是不可能的。”是的,这件事情只能是李唐余孽搞的事情,岑文本也只可能承认是李唐余孽所为。
“这些家伙就是不让我们安宁啊!”范瑾也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准了魏征的奏折,让刑部动手?或者让三法司动手?”
“这只是一件小事,真正的大事还在后面呢!”岑文本摇摇头,说道:“这件事情让刘洎去吧!他是裴阁老的高徒,这件事情让他去忙活去,还有,让御史台和刑部的人年底就去燕京。陛下明年可能要发起大战了,我们的人也应该走的快一些。”
岑文本这么做,自然不是为了李煜后勤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接下来的风波,他知道,魏征抛出来只是一些小鱼而已,手上肯定还有其他的东西,而幕后的人也是如此,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加劲爆的东西出来,刑部和御史台放在江都有些不合适了,最好是到燕京去,什么事情都交给李煜。
当然,在岑文本眼中,也有给御史台的人找些麻烦。魏征这么做看上去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但谁都知道,这公心里面夹在着私心。关东世家还想在崇文殿内再分得一份。
当然,且不说江都的官员们心中埋怨岑文本,这个大冷天,将会进行千里迁移,带着各种资料和家眷,从江都搬迁到千里之外的燕京,而在燕京城外,数百人的队伍簇拥着两辆华贵的马车缓缓而来。高句丽的两位公主,在惠真的护送下,终于来了燕京城。
“这就是大夏新的京师所在?”惠真嘴巴张的老大,从下面望去,新建的城门高耸入云霄,城头上写着“青龙”两个字,说明这是东边的城门。
“惠真将军,已经到了京师了吗?”高瑕公主透过车窗,望着远处的城墙,扑面而来的就是庄严而肃穆,让她这个别有用心的人心中惶恐。
“礼部郎中元秋奉陛下之命,迎接高丽公主。”城门之下,一位身着红袍的官员领着一干官员站在那里,望着缓缓而来的车队面色冷峻。
惠真目光深处多了一丝不满,高句丽公主前来和亲,大夏仅仅只是派了一位郎中前来,难道迎接一位皇妃就用这样的礼节吗?
“元秋大人,我们高句丽的公主殿下尊贵无比,这次是带着和亲之命前来的,难道就不应该有更高的大臣前来迎接吗?这难道是大夏臣子对待皇妃的礼节吗?”惠真不满的说道。
“这位将军,朝中大臣是什么态度,本官不知道,但本官是奉了陛下的圣旨前来的。”元秋虽然站在地上,身材不如惠真高大,但表情却显得高高在上,丝毫不惧怕惠真,反而说道:“你高句丽不过是一个小国,领土还没有我大夏一个郡大,本官虽然不过是从五品的官员,但若是出使高句丽,恐怕就是你们的新王也不得不降阶迎接。更何况,你们是来祈求和平的,我大夏才是宗主国,才是胜利者。”
惠真听了气的面色通红,他听出来了,高句丽发生的一切早就传到了大夏耳中,眼前的两个公主虽然还是公主,但身份地位差了许多,实际上并不受高句丽的重视,还有一个,就是高句丽的实力太弱了,大夏也没有放在心上。双方力量的不对等,让大夏也没有将高句丽的公主放在心上。
“进城吧!惠真将军。”这个时候,身后马车中,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元秋听了朝第二辆马车望了过去,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异样,这是高洋公主的声音,如此冷静的女子倒是让元秋有些好奇。
“是,公主殿下。”惠真压住心中的不满,只能点点头,在元秋等人的带领袖下,缓缓进了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