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往事 - 仗义的吴晓文(1 / 3)
移动应用开发像沉于湖底的石子不再被人提起,正当日子咸不咸淡不淡的过着的时候,张红雷却又给李羽白的部门送来了一个新应用。不过这次的应用不是从国外送来,而是从姜赟的部门。
报价和订单两个应用,都需要与印度人管理的后台系统交互,而且根据印度人的要求,他们都使用了soap协议进行消息传递。此外由于业务相关性,报价和订单发送给对方的消息里很多字段也是重合的,而事情的起因也就在于此。
随着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接口也总是跟着印度人的要求做变动。有时候增加一个字段,有时候改改字段名称,有时候对字段返回值做修改。
朱峰早就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工作,两个接口很多修改都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对字段名称做变更,其实工作量重复也不大,关键是返回值的处理逻辑往往是根据印度人的要求添加或者修改,而关于这些逻辑,到底该放在中国这边还是印度人应该自己去处理,团队内的开发人员其实早有怨言。大家都觉得如果印度人觉得这些返回值不符合他们后续处理的需要,应该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尤其是一些字段在报价和订单这边根本没有用到,却还要求中国人把值计算出来再发送给他们,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印度人也有自己的考量,一些零碎的逻辑处理起来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价值。他们只想要最后的结果,所以这活交给中国人干就行,如此便可以保持他们的代码干净整洁又优雅。
朱峰没有过多的跟印度人纠缠这些零碎该谁做,因为印度人的团队与张红雷不是一个上级,而且他知道印度人在美国跟业务部门上层的关系很好且深得信任。毕竟他们维护的是核心后台系统,对接的不止是报价和订单,还有诸如收款,发票等等一大堆应用。
朱峰明白,跟他们为了一点小事产生嫌隙实在是没有必要,这应该也是张红雷的想法。
虽然不能让印度人做出改变,但重复的工作还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被消除的。朱峰的想法是把与印度人的系统进行交互的那部分代码整理一下单独做成一个jar包,不光是字段值的处理,把消息的封装,还有对方接口访问认证之类的全都放在里面,然后让报价和订单团队的代码来引用这个jar包。这就像joanna她们负责的那部分一样,认证和授权也是由joanna把代码打成jar包然后交给报价和订单团队放到自己的代码库中再进行引用。
朱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张红雷非常认可。但是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负责这个jar包的开发和维护?订单组和报价组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这边的事情很多,不想再负责维护一个新jar包。
朱峰之前不是没有考虑过谁来做这件事,他的想法是技术上谁都有能力来实施,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凭他的资历,随便提议哪个组来做,也应该都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不过当姜赟把这个问题带到张红雷这并且也表态说大家确实都很忙的时候,朱峰意识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还可以有别的选项。
姜赟是不是有意把这些没人要的东西往外抛,朱峰不知道,毕竟姜赟不是技术出身,她对开发工作量的评估应该是只能听信于各个组长。朱峰原本的盘算是姜赟作为部门经理,可以直接指定任何一个开发组,或者如果姜赟来找自己商量,就向姜赟细问一下最近报价组的需求内容来做一个评估,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
现在,他打算先静静的当个听众,听听张红雷怎么说。
张红雷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李羽白这边的开发资源。自从李羽白这边成立了部门,一直都不算太忙,这一点张红雷是知道的。而且还有段朗,吴晓文和张杰这么三个精兵强将组成的小组,也是时候让他们多承担一些工作了。
李羽白当即表示自己也支持多承担一些工作,不过要先回部门跟大家确认一下最近的工作内容,看看有没有什么大的需求冲突。
这时朱峰适时地插了一句:“这件事不是那么急。虽然是越快越好,但也没有什么硬性的时间期限。”
朱峰的话可以让人做各种理解,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就算现在没资源做,但是你总有闲下来的时候,迟早跑不掉;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这件事我只是提了建议,可并没有着急推进,你不用有压力。
不管怎么理解,李羽白回到部门跟大家提了这件事,然后就问段朗,吴晓文和张杰的想法。
张杰知道这时候不该自己先开口,他也没什么具体想法。
段朗也不说话,而是看了看吴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