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礼议(2 / 3)
“可是”想到这里,严世蕃又产生了困惑,“儿子如果没有记错,当年选皇上入继大统,是杨廷和太后共同商议决定的,杨廷和不会连这点都不懂吧。”
听见严世蕃这么问,严嵩反倒有些欣慰,“世蕃,这话问的没错,如果按照祖训,皇上是没有资格入继大统的,但杨廷和却对此视而不见,他是故意露出这条漏洞,借祖训为手段,目的是逼皇上认孝宗为父,以父死子继,掩饰兄终弟及在礼法上的不足。”
严世蕃守在父亲身边,静静的听着。
“世蕃,还记得爹让你背的《论语·学而篇》吗?”
严世蕃立刻反应过来老爹指的是哪一段,张口背诵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严嵩躺在藤椅上,听完儿子的背诵,接着说道:“《子张》篇也有云:“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这便是杨廷和的最终目的,孝宗以垂拱而治赞誉群臣,若皇上以孝宗为父,便需继承“父之道”,则杨廷和以及追随杨廷和的众多大臣相对于皇上来说正是所谓“父之臣”,杨廷和欲借礼法而完全掌控朝局。”
“可惜杨廷和最终还是漏算了,皇上虽然只有十五岁,却一眼就看破了杨廷和的诡计,二十年大礼议便是源于此。”
严世蕃听的冷汗直冒,对于二十年前的那场斗争,对于那位躲在西苑修道的那位皇上,又有了更惊怖的认识。
“可是父亲,这些又跟崇王世子有什么关系?”
“当时的崇王朱厚燿,是英宗唯一嫡传三世孙,同样是武宗之“弟”,按照祖训,皇帝位由他这一脉继承才是正法。”
崇王一脉一直都是大礼议一个隐藏的爆发点,平时没人注意还好,一旦有人拿此做文章,不知又要搅动怎样的风云。
想到及此,严世蕃不禁打了个寒颤。
“爹,您的意思,结交崇王世子,会受到皇上的猜忌。”
“又何止是猜忌,”严嵩叹了一口气,“崇王世子此次入京图谋非小,一旦他有什么轻举妄动,严家也会跟着他一道灰飞烟灭。”
此时的严世蕃已然被吓的冷汗直流,“爹,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等,”严嵩又将眼扫向空洞洞黑夜。
“等谁?”
便在这时,严大管家躬身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