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相生相克(1 / 8)
韩信和项羽是老相识了,韩信刚加入义军的时候,就是在项羽伯父项梁手下,但是这个时候韩信并不知名。
后来项梁兵败被杀后,韩信就跟从项羽。
项羽见韩信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作战也很勇敢,任命韩信为郎中的官职,具体职责是执戟保卫项羽,虽然官职不大,但是由于是贴身侍卫参谋,算是很看重信任韩信了。
在刘邦这边的部下做对比,曹参、樊哙、灌婴都做过类似的官,二人都是刘邦的嫡系,最后都被封侯,官职做到丞相或上将军。
韩信和项羽没有私人恩怨,矛盾主要在于打仗的理念不同,并因此产生怨恨。
韩信非常喜欢读兵书,韩信用兵,特点是灵活多变,虚实结合,出其不意,就像张三丰的太极。比如韩信刚出道时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井陉之战中的背水列阵,拔帜易帜,潍水之战中突放大水,把“兵者,诡道也”运用到极致。
普通人很难看懂韩信的用兵。
项羽也读兵书,但是不多,应该是略懂大意,不求甚解,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他的方法是力量型,就像泰森的拳击,需要自身非常强大,勇猛,找到对方弱点,一击致命,简单、直接、有效。项羽经典的战役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就是这种。
项羽的打仗方法大家都能看懂,都能理解。项羽的巨大军事成功充分证明了他方法的有效性,得到大家的真心认可,项羽手下的大将,如龙且、钟离昧,打仗风格都是和项羽一样,当然更受重用,更容易出成绩,并得到奖赏。
而韩信在项羽手下,也很难证明自己的方法更厉害,当然也无法受重用,出成绩,并得到奖赏。事实上也是如此,韩信也曾数次向项羽提出自己的建议,遭到了项羽及其手下的嘲笑,除了钟离昧将军。
-----------------
巨鹿之战后,项羽统帅诸侯联军与章邯秦军在棘原相持。
章邯当时有二十余万秦军精锐,战斗力仍很强悍,双方相持不下。
章邯秦军由于刚大败,士气低落,处于防守。项羽军虽多,但来源较杂,自己的楚军主力在巨鹿之战时损失较大,现在如果贸然进攻,必定损失较大。
项羽和众将领商议,先派大将龙且,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在章邯军队,选中一处进行试探性攻击,目的在于找出章邯军的防守破绽和军队强弱,一处攻击后,不管秦军强弱,并不恋战,得到这一处秦军的真实情况,再进行下一处攻击,如此再三。晚上再率联军根据白天得到的信息进行重点攻击。
按说这种方法很好,是项羽经常用的方法。即可避免楚军主力损失过大,又能充分发挥联军的人数优势,晚上发动进攻,秦军看不清进攻的军队是哪国的军队。
韩信当时为持戟郎中,在项羽召开完军事会议后,众人将要离开时,韩信突然斗胆进去建言献策。
众人都很吃惊,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竟敢在此胡言乱语,大将龙且正要派人赶出韩信,项羽摆了摆手,制止了龙且。
项羽道:
“你有什么好建议?”
韩信建议道:
“上将军,我们可以利用联军人数优势,把秦军团团包围,切断章邯军的补给与外界联系,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一举把秦军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