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过目不忘(1 / 8)
长孙无忌被发配往黔州,使得黔州这两个字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人们莫名其妙地就会想起前皇太子李承乾。
黔州曾是皇帝亲自为前皇太子选择的发配地,如今又把长孙无忌也发配往黔州,这两件事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说长孙无忌谋反,他却什么都没做,至少没有做出有实质性伤害的事来;
说李承乾谋反,李承乾其实也什么都没做,仅仅是部署了一通,什么都没来得及实施,至少也是个犯罪中止。
被捕后也都是从右领军府走向金銮殿接受宣判,再由右领军府走向黔州。
如今李承乾改名换姓后又回来了,他长孙无忌还能回来吗?这个问号打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人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在心。
李世民几次三番的犹豫,始终对长孙无忌下不去死手,最终决定发配,有半辈子的情份在,但情份也就是情绪,情绪是最不靠谱的东西。
若仅仅只是情份那么简单的话,长孙无忌坟前的草都得有树高了。决定杀与不杀、留与不留的只能是价值,是长孙无忌这个人的价值。
令李世民犹豫的也正是长孙无忌的价值,留着他,怕他能力太强会辖制新皇,杀了他,怕新皇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所以最终决定发配了他,新皇不需要的话,他就永远的被闲置,新皇需要的话,随时可以重新起用。
李世民也经常疑惑,青雀会有需要长孙无忌的一天吗?长孙无忌这一去,还回得来吗?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犯的错在哪里,也知道李世民不可能会有原谅他的一天,李世民在位一日,就没有他回朝的一天。
他曾经以为李泰是个不好辅佐并且为人偏执的太子,他坚决地认为李泰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现在他突然觉得李泰深不可测,他每次对李泰的揣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点偏差。
李泰不只能力强悍,而且他的胸襟气度也不是常人可比的,尽管自己对他屡屡出手,也不看到他对自己有丝毫的敌意。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懂得国事大于私情的人,说不定自己或许还会有还朝之日,眼下只是忍耐便了。
百官大多也都在暗暗地揣测,长孙无忌的圣宠是无人能比的,他这回是一时倒霉还是一世倒霉,谁也摸不准帝王家的脉搏。
要说对长孙无忌的未来不抱有怀疑态度的人真是太少了,当然少不等于没有,比如我们的前皇太子李承乾就丝毫的怀疑心理都没有。
他对朝政没有一点兴趣,或许说不能有兴趣,总之他并没有留在皇宫里听老爹说些跟长孙无忌有关的事,他懒得听,于是他就出宫来街上闲逛。
他信马由缰地在长安街上走了一会儿,走得脚乏了,便顺路拐进了府衙,跑到后衙找李恪喝茶。
府衙这是个特殊的衙门,是一个想忙能忙冒烟,想闲能直接关门的地方,京中衙门多的是,不在乎多这一个还少这一个。
别的衙门都必须按部就班,唯有这个衙门就是专门为了锻炼皇子而设的,京兆尹这个位置,李承乾、李泰、李恪每个人都轮流过好几次。
府衙有个不大的小庭院,院中有个小凉亭,亭子里有石桌石凳,李承乾嫌在屋里闷气,兄弟俩便到凉亭中对坐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