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不会让悲剧重演(1 / 3)
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后来,大宁都司移至保定府,慢慢就固定了下来。都司的都指挥使,与按察使司、参政使司,并称三司。
这就等于崇祯皇帝把彰武军的级别从知府,提升到省级。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孙承宗感觉崇祯皇帝总算做对了一件事。
他对刘明遇的能力非常清楚,也非常佩服,把刘明遇扔在宽河城,短短一年的时间,宽河就迅速繁荣了起来,从无到有,建立了可以正面硬刚建奴的铁钢强军。
把大宁都司扔给刘明遇,刘明遇没准真的能将大宁繁荣起来,第一大好处就是刘明遇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手下的吃饭问题,用不着上头替他操心。
相反,还能从他的地盘收到很多税,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
于是,大家齐呼大老板高明,开始热情洋溢的讨论还有哪个县太穷太烂,流民众多,可以一并迁徙至大宁四州十五县,也一并塞给刘明遇来管理。
另外就是,刘明遇的权力虽然提高了,在中枢官员的眼中,那也不算是个事,反正刘明遇不是进士,永远也别想进入内阁,无法与内阁大佬们夺位子。
更何况是一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刘明遇治军有两下子,管理一个县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管一个县,与管一个省,里面的难度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数十上百倍的增加。现在刘明遇既有了自己需要防御的地盘,也有了需要管理的百姓,到时候,再挑刘明遇的问题,那就更加容易了。
还有一个好处,政敌可不少,送到关外,让刘明遇收拾,那绝对是妙不可言。
经过长达两天的研究,结果终于出来了,崇祯正式下旨,迁刘明遇为大宁经略安抚使,将大宁都司下辖十个卫八万人马的编制扔给了刘明遇。
营州、兴州、河州、昌州、开平、丰宁、宜兴、抚宁、会州、富峪、宽河、宁城、全宁、泰宁、全宁、长宁、青山、多伦、兴和四州十五县免税三年,授权刘明遇从山东、南、北直隶、山西、陕西、甚至东江镇招募流民,开垦土地恢复生产。
至于大宁卫的十个卫十六个千户所,加上原本授权给长城防线的五个卫六个千户所,则收回来,给卢象升管辖。
崇祯在用刘明遇的同时,也提防着刘明遇直接率领军队威胁京城,可是将长城防线收回来那就不一样了,至少刘明遇就算心有不轨,也要先过天雄军那一关。
至于十个卫十六个千户所的粮饷,那就先麻烦刘明遇先破费一下,帮朝廷垫着,武器嘛,兵部表示可以敞开供应,当然,折扣是不能打的!
最最奇葩的是,抚宁卫的一百多艘舰船,也给刘明遇,现如今水师副将茅元仪挂印辞官,以私人身份入幕刘明遇麾下。
这支水师本身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在海上牵制建奴,可是随着皇太极的战败,东江镇趁机抢夺下了旅顺,现如今建奴已经放弃了沿海海岸线,现在牵制任务不存了,要这些舰船也没什么用,相反,还增加负担,倒不如将这个包袱甩给刘明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