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城(1 / 5)
(一
我老家在安城。
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墙灰瓦。我的房子便是白墙灰瓦中的一员。
它面积有多大?至今我都没搞懂平方的概念。总之在我印象里,它是很大的,大到足以容下一家七口人。
有客厅,客厅的四个角各有一个房间。有阁楼,楼上分隔成三块。
房子左面砌了一个厨房,长长的大大的暗暗的凉凉的。
厨房正前方紧挨一个洗澡间。洗澡间的四面墙壁都是木板,并贴着挡雨棚一般的塑料纸。风一吹,哗哗响。
洗澡间的瓦片也是那种青灰色的一大块的瓦,上面有凹槽。瓦片表面覆了一层塑料纸,塑料纸用木板钉或石块压着。
晚上下大雨,水滴在塑料纸上,就会发出特别响的声音,“哔哔蹦蹦”的,彻夜不停。
房子背面是一座山,不高,但数木特别茂盛。兴许是向阴的缘故,即使是最炎热的夏天,屋后也总是潮湿阴冷的,家里砍的柴火就成排地堆积在屋檐下。小孩子不经常去屋后,蚊子多,大人们也不常逗留。
房子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平坦水泥坪,能摆下十来张木桌子。我就是在这块水泥坪上,学会了骑自行车。
坪间有长长的竹竿、竹杈,竹竿上经常晒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大的小的,挂满一长条。
爷爷年轻时,那年代是有地主的。水泥坪右边有一条长长的上坡路,往上,便是昔日的地主家。
水泥坪右边,居中之地,有四级向下延伸的石阶。然后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泥土坪。那里有一间小厨房。
泥土坪中间,有一个圆圆的石桌,还有石凳。记不清有多少个了。3个?4个?2个?总之是有的。
水泥坪下面还有一个规模更大的自然坪,两个坪之间有一定的坡度。
自然坪角落种有一些蔬菜,用篱笆围着,算是一个小菜园;中间种有一簇竹子,矮小的那种。
往右种了两棵树,一棵是梅子树,另一棵我们管它叫“和树”,具体是什么品种,我也说不上来。两棵树年龄都不小,估摸着该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吧。
再往右又是三间房子。它们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