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回: 于远超断然否认自己是“京城翎管王” 江一梅发感慨“京城翎管王”(2 / 3)
饭后,司春霞请于远超、江一梅、俞晓溪和姚青青等记者到二楼大阳台上喝茶,茶桌和茶椅都是紫藤的。
望着白瓷盏里的大叶绿茶,于远超问:”是龙井茶吗?“
司春霞笑着说:”这不是龙井茶,而是我们无锡的特产无锡毫茶。这种茶1973年才开始研制,1986年被国家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哦,无锡毫茶,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我要好好品一品。”于远超说着,喝了一小口茶,在口中细细品尝。
司春霞喝了一小口茶,慢悠悠地回忆说:“于主任,15年前我们公司在bj成立,多亏了你的大力帮忙。这么多年过去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当年在饭桌上的那番谈话。尤其是你说你在无锡出差时,在古玩市场上买了一个全白的翡翠翎管,然后你大谈自己的清代翡翠翎管收藏,真是语惊四座。不知道你今天是否还那么酷爱收藏清代的翎管?”
江一梅和俞晓溪听了,惊得差点没有把口中的茶水吐出来,她们俩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于远超。
于远超赶紧向司春霞摆手,但是一切都晚了,司春霞一秒钟时间,就把于远超也收藏清代翡翠翎管的秘密揭穿了。
“远超,你这个京城清代翎管收藏者,隐藏得真够深的!”江一梅无限感慨地说。
于远超无奈地苦笑着。
司春霞不解地说:“怎么?你们不知道于主任收藏清代翡翠翎管?”
江一梅和俞晓溪不约而同地哈哈哈大笑起来,江一梅边笑边说:“我们岂止是不知道,还被他一直瞒天过海到今天。于远超主任啊,你可真是一个技术精湛的‘老司机’!”
于远超有些尴尬地笑着说:“我确实很早就收藏过清代翎管,也曾收藏过一些清代翡翠翎管的精品。但是,这几年清代翡翠翎管的价格太高了,我早就收藏不起了;有时参加一些拍卖会,面对着一些心仪的翡翠翎管,也就是过过眼瘾,银行卡里的银子早就不足了。”
在太湖鼎鑫公司老总司春霞为bj媒体记者们举行的晚宴上,俞晓溪好奇的问于远超:“你应当就是淳于兰她们一直在找的‘京城翎管王’了?”
“哦,我不是她们一直在找的那位‘京城翎管王’,我早就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清代翡翠翎管了,而那位‘京城翎管王’时至今日还在古玩市场和拍卖会上购买翡翠翎管,我们的经济实力差距很大。这位老兄也是位bj的记者,他究竟是谁?我也很好奇。”
于远超喝了一口无锡毫茶,品了品茶在口中的滋味,又意味深长地说:“最好的收藏家,都是沉在水底的,他最好的藏品,一定是深藏不露的,只供他个人独享。”
这时,姚青青怯生生地问了一句:“我有点不太明白,那些资深收藏家,为什么喜欢沉在水底?”
于远超放下茶杯,抬眼眺望太湖美景,远处是三山,再远处是星星点点的渔船灯火。他沉吟了一下说:“其实收藏是很私人的事情,收藏的乐趣就是独享,藏之于密室,在夜晚的灯光下,一个人静静地欣赏,其中的乐趣,外人很难体会。当然,收藏还有一个乐趣,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捡漏。”
姚青青又问:“常在电视上,看见一些收藏家在那里侃侃而谈。”
俞晓溪听了不屑地说:“那还算什么收藏家,不过是脱下‘收藏’的外衣,去当娱乐社会的文化名人。”
于远超对俞晓溪摆摆手说:“晓溪,你也别把话说得那么尖刻,总是沉在水底,有些人会孤独,浮上水面炫耀一把,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何况,人的年龄大了,也会渐渐静不下心了。出世入世,转瞬即逝的事。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的选择中。”
看大家听得入神,于远超接着说:“早些年,我收藏到新东西,总喜欢四处炫耀,巴不得人人都知道。十多年前,我的收藏多了,开始注重精品收藏,一般的收藏品,不再入法眼。这时,已经不喜欢四处炫耀了,而是注重收藏品的研究和欣赏。这几年,我开始清理自己的收藏品,减少类别,集中一些自己的收藏优势项目,把其他的收藏品,都送到拍卖会上拍卖掉,集中财力,关注于小众收藏品,关注于独家收藏品。”
江一梅听了于远超的这一番感慨,心中的头绪,又乱如麻了。于远超矢口否认自己是“京城翎管王”,那京城的这位“京城翎管王”,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