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沈廷扬命 渊耀此生(1 / 2)
沈廷扬又聚拢船队逃到了舟山,依附舟山将军黄斌卿,继续抗清。
弘光朝昙花一现,清军一南下就土崩瓦解,这使得舟山官兵并不看好明朝的未来。
结果舟山明军军心涣散,军纪松弛,沈廷扬的抗清事业一时陷入了困难。
关键时刻沈廷扬制定了《履亩劝输法》,以军屯分地的形式,加强土地对军士的束缚,遏制军士的逃亡。
通过此法,沈廷扬开始把舟山变成抗清基地。
在清军席卷南方的大背景下,舟山犹如海外孤岛,虽然遭到了清军的封锁,但因为军屯,舟山基本实现了物资自给,沈廷扬的抗清事业还是有一定光明前景的。
当时的舟山云集了很多抗清英雄,比如张名振、张煌言。
顺治四年,清军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正,吴胜兆联络了舟山明军准备内外夹击,收复南京。
这年4月,沈廷扬、张名振、张煌言率600人从舟山渡海,14日抵达鹿苑,但遭遇台风,他们的战船被吹到岸边,全部损毁,明军水上优势丧失。
张名振、张煌言二人逃脱,沈廷扬极度失望地说“风波如此,其天意邪”,放弃了逃亡机会,最终沈廷扬和手下600多人全部被俘。
清军承诺剃头不杀,沈廷扬等人不为所动,最后600余兵士被清军坑杀,而沈廷扬则被送到南京。
在南京,大汉奸洪承畴词条又劝说沈廷扬剃发投降,沈廷扬当场拒绝,最终在7月2日,沈廷扬身着华夏儒生服饰,在苏州端正头巾后,向南方三拜,而后被清军砍头。
顾横知道,沈廷扬是中国较早关注海运的官僚,他十分重视海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但生不逢时,在明末乱局中,沈廷扬独木难支,加上天意弄人,一场台风彻底断送了光复南京的希望。
清朝时,流传着一首诗歌,高度总结了沈廷扬的一生:“中原多故艰饷餫,臣请破家通海运。七年海运天庾充,一再加秩旌臣功。天崩地裂九庙圯,臣请破家募死士。百艘亦可成奇兵,谁夺舟者刘泽清。走翁洲,战鹿苑,舟胶于沙。臣力竭,身不可降,头可断。故人休唱松山哀,六百义士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