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敲锣(2 / 4)
霍问咧开嘴巴,不知说什么,宋青说:“去你家里说话。”
霍问望向宋青身后,宋青身后上来一个人。
庄越住在范秃子范家旅社,锣声响时,旅社一阵骚动,范秃子起床备车,他有辆骡马大车得参与运粮。庄越和李春向他打听缘由,范秃子说镇子多年的规矩,一旦上面催粮,家家户户出工出力,一年一回也许两回,看县里的意思。让客人稍安勿燥,回屋睡觉,如果店里没人照料,你们自己去灶上开火做饭,庄越和李春上去帮忙套车。
庄越问:“朝哪儿运?”
范秃子富有经验:“县里,这批粮食早该运走,我估摸被耽误了。”
庄越想,如果粮食运往县城,说明前方战事正酣,如果运往别处,情况肯定糟糕透顶。
庄越让李春进山,自己等宋青,谁知李春去后很快回来,桥上的哨兵禁止通行,啥时候放行不知道,大概等粮食运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临时封锁镇子无可厚非,但李春说河沟没有封锁,一些孩子在河边玩耍,人们自如跨越照样来来往往。
这事也就是国军干得出来,站岗放哨纯属摆设,将熊熊一窝,士兵再勇猛等于零,庄越对国军的部署嗤之以鼻。此时运粮,说明战事到了关键时刻,按照局势判断,省城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抗战以来国军还没有守住任何一座城池。高岭只是日军的侧翼,主攻方向还是省城,这里消息闭塞,不知道省城究竟如何,相持接触还是正式进攻。
上级派自己在三齐镇建立抗日武装,成立之日竟败于一群土匪,当初应该做出预防措施,这很难吗?撇下战友下山有逃避责任之嫌,庄越不能原谅自己。
一个疏忽犯下难以弥补的损失。
既然不许走路进山,那就留下,看看国军的花样,学习学习人家的经验,他让李春从河沟过去在山口接应。
庄越很快查明几处哨兵的位置,东边那个哨兵站在坡上,桥上一个,西边自然有一个哨位,镇子里三五个流动哨,这伙国军的兵力有限,本来一次运输任务也不需要多少兵力。
盘古河实际上是一条溪水,最窄的地方才一米左右,抬脚便过,人来人往不受控制,桥上的哨兵视而不见。换句话说,进山其实也可以,但不能走正常途径,比如这座木桥,封锁只是形式,加强戒备并没有真正的阻拦百姓,毕竟,三齐镇远离前线。
闲着也是闲着,庄越决定会一会哨兵,哨兵面无表情,见有人靠近便摆手示意离开。
这是个老兵,用庄越的话说,浑身长眼,人枪合一。
庄越久经沙场,当然体会到对方的敌意:“老总,我住山里,进镇看病抓药,得赶回去照料。”
哨兵蹦出两个字:“退后!”
“老总······你们是那部分的?”
刚才哨兵对霍问的态度比较随和,因为人与人不同,对待的方式也就不同,霍问看上去年迈苍老,庄越年轻力壮,哨兵自然提高警惕。
庄越说:“我兄弟也在队伍上,前线打的怎么样,你们见到小日本了吗,他们长什么样?”
哨兵说:“安心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