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1 / 1)
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已经达到了24.6%,每十个高中生里就有一人达到了重度抑郁的程度。bJ大学有关中国家庭的调查也显示,每四个中国家庭里,约有一个家庭的儿童或青少年有患抑郁症的风险。还有很多孩子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也已经出现了部分症状,处于亚临床抑郁的状态,如果不积极干预,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发作。
这本书的书名,可以说生动地表现出了家长的心理。很多家长不了解青少年抑郁症,也不相信孩子是抑郁了,以为孩子只是压力大,有点不开心而已。当孩子被诊断出抑郁症时,家长往往手足无措。一边是父母忧虑地抱怨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和我们说!”一边是孩子很委屈:“我怎么没和你说,你听了吗?”家长不了解孩子年纪轻轻怎么就患上了抑郁症,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这本书,就是一本给家长的指导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叫杨意,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曾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下属医疗中心,现独立执业,曾受邀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bJ十一学校等学校做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演讲。在这本书里,作者回答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判断孩子是抑郁,还是只是有点不开心?如果孩子患上了抑郁症,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如何真正地理解孩子?如何预防孩子患上抑郁症?书里给出的这些方法具备通用性。看书名,你可能以为它只是在讲抑郁症,但这本书其实也是在讲育儿思维,告诉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变换角度和立场去教育孩子,怎么养出更快乐的孩子。当然,如果你还没有为人父母,这本书也依然值得一听。在豆瓣上,有一位读者评价说:“看的时候在一点点代入自己和父母的角色。”为人子女,这本书也能让我们回忆自己过去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回忆自己当初和父母的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甚至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初曾有过的经历和情绪。
接下来,我会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在第一部分,我们先回答父母最关心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抑郁症,以及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在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父母应该如何帮助患抑郁症的孩子;在第三部分,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预防抑郁症。
好,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这本书。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抑郁症。
我相信打开这篇听书的你应该对抑郁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和成年人还不太一样,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儿童期,也就是6—12岁的小学阶段,抑郁症的表现是经常无故头疼、肚子疼或有其他身体不适,过度焦虑,多动,莫名其妙显示出敌意和攻击性言行,喜欢流泪,过度敏感等等。儿童抑郁症之所以会表现出以上症状,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孩子的年龄尚小,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他们不懂什么是抑郁症,也不会对父母直接说“我得抑郁症了”,而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比如打架、欺负别人,或者告诉父母自己身体不舒服,而他们描述的这种不适往往是病状模糊、原因不详的。其次,小学是进入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果孩子不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
等到了青春期,也就是12—19岁的初高中阶段,抑郁症的表现又会发生变化,包括持续不开心、缺少活力,烦躁、易怒,成绩下滑,疏远朋友,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等。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抑郁症表现一般是非典型的,虽然抑郁,但有时会反弹,开心的时候看起来很正常,所以容易被他自己和父母忽略,耽误了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而且患上抑郁症的青少年在情绪上表现更多的不是悲伤,而是暴躁、易怒。这和我们一般的认知有些不一样。当父母看到孩子沮丧、悲伤时,比较容易警觉孩子是不是患了抑郁症。但如果孩子是暴躁、易怒,动不动发火,父母只会觉得孩子是性格不好、不懂事。但是临床经验和研究发现,易怒是青春期抑郁症的一个重要表现。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了以下表现,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在身体上,饮食变得不规律,体重快速上升或下降,睡眠紊乱,精力不足,出现头痛、胃痛等躯体症状;在行为上,孩子表现得很疲劳,起床、刷牙、穿衣服、洗澡都变成了极其艰难的事情,需要花很长时间完成,而这容易被父母错怪为偷懒或者故意磨蹭。还有就是对一切丧失兴趣,容易退缩、逃避、放弃;在认知上,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下降;在自我态度上,对自己做出极端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无趣、一无是处;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寡言少语、自我封闭的现象。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以上这些异常表现时,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孩子的症状。第一,孩子的症状背后是抑郁症,还是有其他身体疾病,或者两者都有?父母可以先对孩子做一做身体疾病的排查,看看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因素。第二,孩子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了多久?在症状开始之前孩子经历过什么压力或者创伤性事件吗?这些信息都有助于之后的诊断和治疗。第三,孩子的症状有多严重?只是偶尔不开心,还是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第四,孩子在学校里有哪些表现?上学后,孩子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家长很可能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在学校里,抑郁症可能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参与活动、与人疏远、没能力完成作业等等。所以家长不单单要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还要去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状态。他有没有遭遇霸凌或者人际挫折?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么样?这些都是家长需要去和老师沟通的。
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如何理解患上抑郁症的孩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抑郁症的成因。精神病学界用易感性应激模型,也被称为素质-压力模型来解释精神疾病的发作。首先,患者本身具备易感性,也就是具有容易发展出精神疾病的因素,并且遭遇了应激性事件,也就是生活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或打击,从而导致了精神疾病的发作。易感性应激模型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发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否被触发、何时被触发、触发后的反应如何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一个人易感性和应激遭遇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人易感性很低,那么他就能承受较高的应激压力,也不一定会触发精神疾病。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人会抑郁症发作,有的人就不会。所以,如果一个人易感性很高,且遭受了强应激的话,这时他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就很高。
易感性因素包括基因遗传等生物学因素,也有人格、认知、人际关系等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人格特质。有什么人格特质的孩子容易抑郁呢?作者曾经在临床工作中接触过一位很典型的患者,是一位重度抑郁的女孩,她对生活和人性都持悲观信念,对未来也没什么兴趣、动力和追求。有好事发生时,她觉得也没好到哪里去,根本不值一提;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她觉得这样的日子更不值得过了。她的心态,就反映了抑郁症患者中很常见的两种人格特质,分别是“对自我的低引导”和“对伤害的高回避”。
这两种人格特质,来自美国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提出的人格生物社会理论模型,它也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之一。自我引导程度高的人善于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责任心,会想办法实现目标。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引导程度较低,遇到困难时,他就倾向于回避和退缩。而对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比较小心谨慎、思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疲劳、悲观。“对伤害的高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就是和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人格特质。面对伤害,回避是人的本能。但如果伤害被过度放大,会造成过激的回避行为,把自己困在熟悉的、没有挑战的环境里。在这种过度回避的状态下,抑郁症状容易加剧,需要高自我引导性让自己走出来,可偏偏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引导性又极低,于是只能保持在冬眠般的停滞状态。抑郁症越严重,就越回避伤害,越放弃自我引导,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从不出家门到不出卧室门,从和一个好友倾诉到谁也不联系,从一门课作业不做到学校都不想去了......就这样被抑郁症的黑暗逼到墙角。
总之,具备“对伤害的高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这两种特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一些。并且抑郁症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那么为什么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这么大呢?
第一个原因和大脑功能发育有关。我们的日常行为是受大脑中两个系统协同指导的,一个是社会情绪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大脑边缘系统,负责情绪的产生,以及寻求快感奖赏;另一个系统是认知控制系统,由外侧前额叶皮质等大脑结构组成,负责思考、推理和判断,控制冲动,调节情绪。可是这两个系统的发育成熟是不同步的,社会情绪系统在青春期前期就迅速发展,等到了13—15岁的时候达到顶峰,随后发展逐渐变缓。但认知控制系统直到大概25岁的时候才能发育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第二个原因是,青春期的少年面临着需要适应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伴随着性成熟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的孩子讨厌自己的身体变化,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还有一个原因是,青春期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别人如何看待他们,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让他们处于高焦虑的状态。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自认为已经成熟,把他人的管理视为对自我空间的侵犯,但同时他们仍然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这就容易导致和父母的冲突,而和父母关系的恶化又会进一步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总之,如果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又具备“对伤害的高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这两种特质,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有潜在的抑郁风险。不过,除了人格特质以外,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大量青少年抑郁症案例都和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作者曾接触过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男孩,他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失败非常敏感,对错误的容忍度极低。通过咨询,作者发现,在这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会过度关注孩子的成败,盯着他的毛病不放,尤其是他的父亲经常会不控制地对他发泄情绪,每次父亲的情绪风暴都把他冲击得瑟瑟发抖。有心理学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预测孩子日后患抑郁症的风险。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戈登·帕克曾经编制过一个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他测试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关爱-冷漠,还有一个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过度保护。研究发现,关爱程度高,同时过度保护程度低,也就是说既关爱孩子又尊重孩子自主性,是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养方式。相反,如果关爱程度低,同时对孩子控制欲过强,则容易引发孩子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