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北魏陷落,并州归于一(2 / 3)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看在眼中,知道国家之难,看着迁移的百姓,也只能将这杯苦果自己一饮而下。
他不是不知道汉化带来的好处,也不是不知道收归财权的重要性,更不是不知道军权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知道并不代表着一定能做到。
北魏国内,鲜卑和汉人之间的对立,越发严重,火药味,让身居宫中的自己都能问道,更不要说国内的形式。
拓跋宏作为北魏政权的掌控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不会也不能背叛自己的地位。
他是北魏的王,是鲜卑部的王,更是拓跋鲜卑的共主。
如果自己有一天战败了,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不是北魏民众,不是汉人豪强,而是鲜卑氏族。
汉化改革是必然趋势,否则以自己这些部族,怎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国家,以少数族裔,驱使多数族裔,在历史上,也是很难做到的。
元朝建立,忽必烈选择与汉族世侯妥协,允许他们参与政治,享受与国同休的待遇,并允诺他们的子嗣进入怯薛军任职。
怯薛军原本只能由蒙古贵嗣担任,他们乃是蒙古大汗手中最锋利的战刀,也是雄鹰翱翔天际的羽翼。
在这种妥协之下,元朝末年,也有一批选侯愿为元朝效死,疯狂剿灭起义军势力,这不是在维护元朝的统治,而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华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也才去了同样的方式。
在皇太极时就建立起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将他们拉入政权,以八旗作为根基,建立起了清朝的统治秩序。
入关之后,开启科举,博学鸿儒科的考试,向汉族地主势力抛出了橄榄枝,一起分享战胜的胜利品,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拓跋宏可没有这么好的时机,他一直处在战争之中,这让他无力关心国中之事,又让他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一旦改革,必然会导致鲜卑人心不稳,政权没落便是眼前之事。
“这印度将领乃是何人?”
李煜一脸懵逼,自己手中还有印度的将领吗?什么时候的事情,自己发展的如此之快,已经开始和南亚大陆展开贸易了吗?
“陛下真是贵人多忘事,这印度将领乃是当年陛下初入领主试炼,击溃孔雀王后,俘虏的象兵统帅。陛下肯定想不出此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