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皇后之位(2 / 3)
秦国的制度延续了历史上的制度,商鞅法在秦地又焕发了勃勃生机,百姓不得私自搬移,违反者死,连坐制度下,让各国的探子寸步难行,这也让秦国一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不过秦国与唐国虽然有矛盾,但是眼下还不是你死我活的时刻。
华夏诸国,必然都是以恢复统一为目的,这是众多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眼下诸侯争霸,群雄并起,谁都知道,想要统一,在此刻都很难实现。
“陛下,我秦国愿与唐国联姻,从此两家合一,守望相助,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蒙毅不是一个合格的使者,在唐国朝堂之上,仅仅简单的试探一番,蒙毅就已经掩盖不了此行的目的,在众位臣子的抽丝剥茧之下,便对秦国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事,朕已知晓,使者先在驿馆等待几日,朕必会有所答复。”
蒙毅听闻,也不惊讶,领了命令,便准备回驿馆休息。
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太子、诸王的婚丧嫁娶,已经远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早已与整个国家密不可分。
蒙毅所言,要嫁始皇帝之女于唐皇,必然不会只要一个普通的嫔妃之位,而是早就瞄准了唐国空着的皇后之位。
国家之中,皇帝、皇后、太子,三人就是一个国家权力的化身。
这一点在汉朝尤为明显,秦朝无后,导致皇帝独揽大权,口含天宪。
而中国的第二个朝代,摸索出了,皇帝、皇后的称呼,但是却没能赋予这份权力一点限制,使得汉高祖刘邦死后,汉太后吕雉独操大权,身为天子的汉惠帝都不能与之抗衡。
汉文帝之妻窦太后,甚至能影响皇帝的继承和废立,使得汉武帝前期,对窦太后颇为忌惮。
汉帝国的这种制度,也可以形象的说成二元制,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这有利于皇权的平稳运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
后世朝代,虽然不断加强皇权,并且对后权不断的削弱,使得“后宫不得干政”成为定制,但是一旦皇帝年幼,太后又不得不出来临朝听政。
太后由于长期居住深宫之中,对外朝之事,不甚了解,只得依仗父兄,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从而导致外戚干政的局面。
这一系列问题,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众位,对于此事我们是否应该答应?”
李煜看着正在讨论的众人,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