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 / 5)
高朔面无表情的盯着太后,眼中的恨意从未有所收敛,高俭觉得高朔看太后的神情不太对,感觉他恨太后比恨太子更甚。
可为什么呢?
他才刚从天牢出来,难道就已经知道太后想虐杀他妻女的事了?不会吧,这事儿现阶段大家应该都还不知道内情才对。
若不是因为这件事,那高朔怎么会这么恨太后?兴许他起兵的背后,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杀太子,而是……太后?可惜没成功就被长信侯擒获了。
这么看来,勤政殿的这些人里面,只有长信侯始终沉默,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给人感觉好像是中立的,帮理不帮亲,但他内心真是如此吗?只怕早在魏王起兵前,他就已经决定站在哪边了。
“没错,太后。我所告太子之事,确实应该着大理寺和刑部查明,好好地查,细细地查,千万别漏掉任何蛛丝马迹。”
“你!”
高朔挑衅的话,成功把太后气得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这恰到好处的晕倒同时中断了要不要调查太子生前事的决策,而问罪魏王的事自然也就落到了没有晕倒的高俭头上。
待太后被宫婢们扶入珠帘后,群臣重新列队,等高俭做出对魏王的判决。
“魏王高朔未经允许私下调兵入宫乃是事实,不容争辩,但念其一心为国,且并未做出真正伤害国本之事,现令其暂停一切职务,扣三年薪俸,另罚银钱三万两充入军饷,已安抚为你所调动牵连的淮南两道军士将领,本人回京禁足一年,以观后效。”
高俭很快决定好了高朔的处罚方式,比起太后和安国公一心要魏王性命,新帝的惩罚可以用‘很轻’来形容,毕竟如果新帝今日和太后站在一条线上,即便有吴天恩拼死带回的证据,魏王一行也很难反败为胜。
这已经是镇国公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当即带领群臣叩谢新帝隆恩。
高俭欢欢喜喜的请众卿平身,见吴将军伤得很重,包裹头部的纱布上已经有血迹沁出,高俭不禁问道:
“吴将军回京这一路怕是很艰辛吧?”
吴天恩以为没自己什么事了,正捧着胳膊虚弱的站在边上等散会,谁知新帝突然问他,他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点了两下头又赶紧摇了摇:
“不艰辛,都是臣应该做的。”
其实魏王这件事其实他根本可以不必参与,毕竟先帝的密旨只是让他伺机而动,并未指明什么时候怎么做。
只是因为他早年欠了镇国公一份极大的人情,必须还了才是,镇国公对他也别无所求,就只是要他拿着先帝密旨回京说明实情,对他来说并非难事,只是没想到一路上惊险连连,刺客一波接一波,让他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你这样子可不像不艰辛,怎么,路上有很多刺客吗?”高俭问。
吴天恩见新帝颇有兴趣,便不再客套隐瞒,老实交代:
“回陛下,确实遇到不少刺客,下官好几次都险些丧命,幸而在半路遇到了一位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士,在她的保护之下,下官才能平安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