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有了老管家的支持,资金的问题就解决了,南山训练营地的建设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其实,只要出得起钱,这个时代闲在家里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通过老管家的张罗,一支建筑队便迅速成形。
郑勇的图纸早就画好了,关于南山这一块地,他也是察看了很多遍了。这块地太合他的意了,背面是一座高几百米的小山,而前面就是一条小河,左面是一片小山林,右面则是他们家的田地。
如果在沿着这小山往里面走一段不远的路程,就可以看到真正的石头山,山上有很多花岗石,这种石材比大理石要坚硬的多,是建筑的极好材料;同时,这山里还有石灰矿,如果再进行小小的改进,他就能烧出简易版的水泥出来,如果有了水泥,那么,自己的训练营的质量那就会上一个档次。
而且,这小河是从山里流过来的,他也曾经去探过一次源,只是因为路太难行,并没有到达源头。不过,却发现了山中有一深潭,那深潭的位置极了,隐约就是一座天然的水库一般,如果有水泥略加利用,就会创造出一个可以推动水轮机的水利工程。到时候以此为动力,不管是用于车床还是想办法发电,那都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当然,现在要说发电真的有一些难度,不过,电机却真的比制造蒸气机要简单的多,以郑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来看,直接越过蒸气机而上电机做为固定式的动力装置,还是有很有可能实现的。
人们只是知道工业革命的始点是蒸气机,其实,蒸气机对诸多材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要真的制造出蒸气机来,那难度不是他一个人一拍脑袋就可以解决的。这里面要有很多学科的共同支撑,特别是冶炼与材料,这两个就可以把他卡得死死的。如今以大明的技术能力,要想真正制造蒸汽机,除非他能凝聚全国之力,否则就免谈吧。
相对而言,水力机动就很简单了,而电力机动,也比蒸气机要简单的多。电力机动所以成为一个难题,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电力机动的问题,而是电池的问题,对于电的存储才是制约电力机动的最大瓶颈。即便是他所在那个世界,电力机动的瓶颈,仍然是电力的存储问题,而且,这一问题也并非在短时间内可以完美解决。
当然,这一点郑勇是不用去思考的,因为,他并不是要移动的电力机动,而是只想要固定的电力机动,如此,只要有发电站,用电线把电力传输过来,用来推动电机带动他所需要的机械做工就可以了。当然,电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有了电灯,那夜间的工作问题就可以完成解决了,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无疑是革命性的。
郑勇想到电灯,就会想到玻璃,就会想到电子管,就会想到无线电,就会想到电视机,电脑,手机……打住打住,这思维太跳脱了,这一步要迈过千山万水吗?他摇一摇头,还是回到大明朝的现实中来吧,自己能做什么?当然第一步还是要先把水泥弄出来,这样自己的训练营就可以加速了。
其实,现在弄水泥也是有些太早了,他还是要先把军营用传统的方法建筑起来,当然,其中还是可以弄出一小部分水泥出来,以增加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主意打定,他就再查看了一遍训练营的图纸,最终又小做了一点修改,便完成了这份建筑图纸。
叫上郑二傻和郑四傻,三个人一起去了南山脚下的那块土地。选址已经早就确定了,现在来就是要和建筑工匠们具体的讨论一下,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也把对方的能力搞清楚,这对当代建筑技术的了解以及顺便摸一摸别的技术领域的情况很重要。郑勇今后肯定会需要一批技术工人,因为,自己走的是特种兵,其实就是走精兵的路线。那么,精兵就要有精良的武器,如果没有特种武器,那所谓的特种兵其实力,将会下降很多个档次。
三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南山脚下,跑得快就会喘的厉害,唉,在这年代不会骑马是一个大缺陷,不过一匹马的价钱,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特别是战马级的,这种东西相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就只能在传说之中。
那工头是就是这群人最好的工匠,他名叫墨正,据说是墨子的多少代传人,虽然看着皮肤油黑,一脸的风霜,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老农的样子,不过,当郑勇给他拿出自己的建筑图纸时,他的眼睛却一亮,向郑勇看了几眼道:“这图纸是谁绘制的?”
郑勇笑了笑道:“我说是我,您老信吗?”
墨正一愣便笑起来道:“这位少爷怕是从娘胎里学起,也不会有这样的水平吧。”
郑二傻一听就急了道:“这是我家老爷,什么少爷,少爷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你别不信,这图纸就是我家老爷画的,画的时候我还在一边看着呢。”
那墨正又看了几眼郑勇继续摇头道:“不要开玩笑,寻你家大人来,老管家呢?我和他说话。”
好吧,被人家给轻视了,虽然郑勇也有十三了,可是,由于生病的原因,怎么看上去都只有十岁多一点样子,也难怪这个老墨不肯相信了。郑勇一拱手道:“墨大匠,我就是这郑家的唯一家主,你就是把老管家叫来,他还是要听我的。”
墨正一呆道:“你能做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