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工厂(2 / 3)
伊斯梅尔没有乘马车出行,而是到马厩中挑了匹纯白色的阿拉伯骏马,配上他的长袍,看起来就是为标准的阿拉伯王子。
在出宫的一路上,他的打扮不断引起贵族与仆从们的瞩目。
“他们为什么这样奇怪的看着我?”伊斯梅尔问巴拉德道。
“大概是因为您看起来像埃及人,而不是土耳其人。”巴拉德委婉的说。
望着那些路上同行的高官显贵们,不是穿着西装,就是传统的土耳其式服装,伊斯梅尔立即明白巴拉德的意思。
在阿拉维王朝的埃及,贵族都是外来征服者,是阿里帕夏从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带来的。他们自认为是土耳其人,说土耳其语,穿土耳其服装,认为讲阿拉伯语、穿阿拉伯装的,都是下等的埃及费拉赫——费拉赫,即是农民的意思。
直到法鲁克被纳赛尔推翻时,还有些老牌的埃及贵族,只说土耳其语,不说阿拉伯语。因此,埃及社会极度割裂,那些被歧视的埃及平民或是中产阶级们,根本不会将阿拉维王朝,当成自己的国家。
“我掌权以后,一定要让贵族本地化,让埃及成为埃及人的埃及,而不是土耳其人的埃及。”
伊斯梅尔心里暗暗道。
两人离开开罗,又顺着一条运货用的石道,骑行好长的一段距离,才到尼罗河东岸的工业区。
工业区的厂房,每座都是水泥砌的或是砖砌的,约有两三层楼高,显得很是高大,因为周围没有什么建筑,都是农田或是荒野。
这无疑是个好位置,因为如果工厂将来要扩建,征用周围的农田或是空地,成本将是极低的。
在后世,开罗是个有2万人口的大城市,从尼罗河东岸一直延展到西岸的吉萨金字塔区域。
而1848年的开罗,面积还很小,城市仅局限于萨拉丁城堡周围,但将来势必要扩建许多。
事实上,到历史被英国占领的1882年,开罗市区已经扩展到这片区域。这意味着,伊斯梅尔只要现在圈下这片土地,将来就能利用城市化的机遇,大发横财。
当然,也许到时候成为埃及总督,发财不发财的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