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霓裳羽衣(1 / 2)
潘美见王钦怏怏而回,装作没看见,上前向八王爷说道:“潘某所保殷氏之媒,是洛阳一方鸿儒,温文尔雅,英俊潇洒,可谓人才出众。”
赵元佑道:“本王所保田氏之媒,乃齐鲁一代豪杰,雄姿英发,玉树临风,更是相貌堂堂。
潘美道:“殷学岭师从大家,书生意气,读过圣贤书,入过翰林院,堪称是知书识礼,经纶满腹,少年英才,人中凤雏。今日若再与郡主有缘,岂不正如晋王殿下劝学时曾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这何其完美?”
赵元佑望着潘美,心中冷笑,暗道一介碌碌之辈,倒也能被你吹出花来,当即道:“田重远是赫赫有名的齐王之后,曾学万人敌。护驾讨逆,威震北国,力抗外敌,更兼武艺盖世。常言道‘美女爱英雄’,本王觉得这二人珠联璧合,倒也再合适不过。”赵明月听得笑靥如花,不住暗暗点头。
晋王元侃站起,笑道:“二位不必多言,既是状元郎,自然都是我朝一等一的人才。今日之事,谈不上人才高下之分,只是看‘缘分’二字,说白了,就是看他们今天的运气罢了。今日是八王兄招女婿,便请他这位准岳丈放出题目,看他二人表现如何吧。二哥,你说呢?”
赵元佑点点头道:“这话有理。”缓缓坐了下来。
八王爷忙道:“陛下在此,小王如何敢多言?还是请陛下出题吧。”
太宗皇帝为缓和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笑道:“诸位莫急,今日朕本意邀你等前来,是一观朕新近排练的《霓裳羽衣曲》,咱们先饮酒赏舞,过后再说此事不迟。”
众人遵旨落座,太宗皇帝命人奉上佳肴琼浆,尔后手一挥,众乐师、乐工、舞女纷纷就位。
这《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向往神仙生活,曾经梦见游月宫时,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
李隆基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很想把梦中的乐曲记录下来,让乐工演奏,让歌女们舞蹈,使自己能够天天如临仙境。他不停地冥思回忆梦中的情形,记起一点就录下来,直至每天上朝的时候,他依然怀揣一支玉笛,边听大臣读奏本,边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寻找曲调,为此仙曲如痴如醉,仍旧还是谱不全这首曲子。心中苦恼之极。
有一次,李隆基驾临三乡译,瞭望此处的女儿山山峦起伏,烟云缭绕。顿时勾起了他许多美丽的幻想。他把在梦中听到的仙乐全部回忆起来。创作出这部宫廷得意之作。李隆基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
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玄宗曾以《霓裳羽衣曲》为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由于乐调优美,构思精妙,以后各藩镇也纷纷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咏或笔录。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然而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传矣”。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烧毁,宋军只得到上半篇。太宗皇帝久慕此曲大名,适逢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印度《婆罗门曲》,有宫廷乐师改编成后半曲合而补全。此时演奏起来,磬、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声齐作,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宫女们伴着回旋婉转的清丽乐声,如月宫仙子,舞姿翩翩。众人直听得心驰神醉,犹如丧魂落魄一般。乐声停顿良久,才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