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法国急报站(3 / 3)
冯劫讪讪的笑了。
“冯劫,你想想,现在双轮革车有一部分重量是压在驾车的牛背上的。当然如果辎重装载的均衡一些,牛背上的压力会小很多,可遇到上坡下坡时,还是会增加牛背上的重量。”
胡亥一缩脖子,仿佛这些重量都压到了他的肩膀上:“四轮大车的重量都压在车轮上,牛除了拉车外,只需要负担车辕那点微不足道的重量,这一来,按照我保守的算计,一头牛可拉动五十石的辎重,这样就把役夫的数量立即减少四成。如果在平原地带使用更长一些的车辆,一车用双牛可载一百石,你算算,役夫的数量可减到多少?”
冯劫的面色开始凝重起来。
“还有,现在步卒走驰道,快行一日也就两程,至战场已经体力大耗。如果在相对平坦的地区,每辆大车载运一什兵卒,用三匹马拉,驰道上一日两程必然没有问题,且兵卒战力不减或仅稍减,休整一夜后,可得三名骑卒和七名步卒。”
胡亥止不住的打了个哈欠,这几天身体上累,给这时代的人解释新技术新方法更累:“如果驰道上强行三程,第二日马力可能已不堪使用,但十名步卒的战力却是可以保证的。即使道路条件不好,依旧可以保证日行两程、连续数日。”
“要是再将五日的辎重也装四轮大车,用三马替双牛拖曳,每百人也就只需两车辎重。这样算来,百人十二车,三十六马,加上士卒自带三日粟米,就有八日的辎重保障。这种行军速度,嘿嘿,”胡亥坏坏的奸笑起来,“会让我们的敌人,大吃一惊的。”
冯劫听到这儿,也兴奋起来了,不过转念一想,又有点犹豫:“陛下此法好是好,只是需要大量的马匹,现在军中没有这么多马匹,而且实施的耗费太重。”
“太尉说的是,这样的军旅构成至少现在暂时还不能普及全军。我所想的是,建立一部快速军旅,人数以五万为一军,选最精干的士卒,配以最精干的装备。形成一支由两万左右的骑兵和三万左右的步卒构成的混合军旅,专用于机动打击敌人侧后,或者用于堵截敌人的退路,以收奇兵之效。”
“如果国力可支撑,可以建成多个快速军,但每军的人数不宜再多了。这种快速机动的军旅,需要有快速机动的指挥。太尉若是觉得五万人一旅仍显庞大,你等可以考虑更合适的配属方式,三万、两万,由你等武人决定,我这样不通兵事之人,就不妄断了。”胡亥很得瑟的晃悠着。
冯劫真的很想翻白眼,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太尉身份,总不能跟皇帝比谁更痞赖。
“这件事情还要等匠师台四轮大车的制作情况,你现在在心中有个盘算即可。”胡亥收起了那副得瑟样子,很郑重的说:“我还要与太尉商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冯劫也郑重的回答:“陛下请讲。”
“我要说的是传讯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通信。”
胡亥看着冯劫说:“步邮就不说了,主要是说说快速传递的驿传。现下采用驿马传递消息,一日行三百里、六百里,八百里已是极限。还需要大量准备驿马,驿卒也非常劳累,八百里加急驿卒死伤的情况很多吧?”
冯劫点点头:“是这样的,陛下,所以八百里加急除特急军情极少使用,六百里也是很重大的军情才使用的。”
“我在蓝田大营,观军阵指挥,变阵、出击除了鼓声外,还看到了用手执旗帜的信号指挥方式。我就想到一种方法,将旗语用于长途通信代替大部分驿马的效能。把现有的邮驿重新安排一下,让邮驿亭站之间互相可见,距离十里至二十里,在山区可以在人力可及的山头位置布置信号台,可以距离稍远。”
冯劫锁住眉心摇了摇头,“陛下,非臣扫陛下的兴致。这个距离,小旗无用,大旗挥舞困难,最大的问题是,旗语所能传达的意思有限,而邮驿使传递的是书面话语,复杂多变,用旗语根本无法涵盖。”
胡亥笑了笑:“当然不能用旗子,别的不说,刮风下雨很快就会损毁掉旗帜。我的想法是用中空扁木梁,粗细达到十到二十里距离清晰可见又不过重还能抗风毁,人力又可以轻松通过绳索快速拉动。用两根信号臂,通过每条信号臂上下左右和斜角位置不同的组合,显示需要传递的内容。我想给这种通信方式起个名字,就叫,嗯,快传。”
他心想,小爷这就是把那本法国小说里面的法国急报站的专利盗用一下。
法国曾经使用过的急报站叫做“沙佩信号机”,当年这种信号机初次架设,在23公里距离上架设了16个信号站(合秦里约三十多里一个站,不过那时有望远镜了,传递一封急报不超过两个小时。按秦里算,等于一个时辰传递五百五十里。
沙佩信号机的信号臂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不是仅有两根信号臂,因为沙佩信号机要传递的是全部法文字母和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