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篇结语(4 / 6)
必须得先写这段,表明这种行为在沪上很常见,大家并不觉得奇怪,小江看到了,所以才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派西风去广和楼刺杀,楼静远才会放松警惕。
这行当也不是我杜撰的。
参考郁慕侠在《沪上鳞爪》的介绍:
“(歌女)到达酒菜馆房间时,瞧见客座有人在内聚饮或谈话,她即搴帘而入,不招自至,手持一白布折子,满列平剧剧名,嬲人点戏,每出二角。客倘不允,她必再三歪缠,必坚拒之才悻悻而去。”
不知道为啥,我一看见这个,就想到用这招刺杀了。
小江点的戏,也不是随便点的,《平贵别窑》,仔细想想,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处境。
相比于第三卷的《挑滑车》,“杀他个干干净净”,小江这次行动的结局,也早已提前暗示过了。
在新舞台绑架时,黄麻皮曾问戏班子,准备唱什么戏。
班主说是《伐东吴》。
细想,伐东吴是啥,就是刘备出师替二弟报仇,结局如何,大家自然耳熟能详。
所以,这不算什么雷声大雨点小,伐东吴过后,孙刘还是得修好,小江自然也得跟三大亨握手。
其实,这些小彩蛋也没啥大用,不必深究,我只是觉得,即便读者不深究,这些小彩蛋,也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加强某种预感。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咱看网文,就图个爽快,谁想在这找憋屈,傻逼作者,文青病,溜了溜了。
提前声明,商业写作,没那么清高。
说来说去,还是那个老问题,这是土著主角,从一开始就是这么签约的,我就只能按照通俗小说那么写。
如果主角有挂,我还整这么一出,那您可以说我犯病,但他没挂,没挂就需要考虑很多逻辑性。
比如,沪上篇最主要的作用,除了关乎某个角色的结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小江对自己的处境,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做出改变。
改变需要理由,必须是吃过大亏,以后才能长记性。
其次就是关于这本书的整体基调,从一开篇,它就是偏晦暗、冷酷的调性,能看到这里的读者,大概是能接受这种基调的,所以这剧情应该不算特别突兀。
而且,我已经事先声明过了,本书不会改变真实人物命运。
有读者说,你写的是架空历史、平行世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想简单了,如果仅凭“架空历史”、“平行世界”这几个字,就可以规避风险的话,那起点所有民国文都应该解禁,甚至根本不该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