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 > 仁宣间 > 第十一章 乐户

第十一章 乐户(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天阴地阳 科幻世界,我的马甲是机械上帝 绝品鉴宝师 擎天道符 狱尊劫 孙猴子是我师弟 半步参禅 重生之策马奔腾

壬午月丙申日(五月廿八

清晨,暂时不用考虑白莲教的追杀,太子诸人昨晚都休息的很好。吃过早饭,大家继续踏上征程。可能是因为心情好的原因,天空格外蓝,白云格外柔,清风格外爽,鸟鸣格外脆。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欢声笑语。就连张阿牛都感受到了轻松气氛,东一句好朋友、西一句好朋友,与每个人都要聊上几句,甚至还跟太子开起了玩笑。

往前走就进入茌平县界。茌平历史悠久,三代就已存在,秦朝置县,即称茌平。众人来到茌平周庄,被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河上没有桥,在路口有一个渡口。渡口的周围长满了芦苇,郁郁葱葱,平添了许多画意。在渡口前,有一方残破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三个遒劲的大字——杨柳渡。年月久远,字迹有些模糊。河边停着一艘渡船,船上是一名老船工,草帽半遮着一脸的皱纹,嘴里叼着一杆老烟枪,光着黝黑少肉的膀子,坐在船尾悠闲的吸烟。

杨兄走上前去招呼,“船家,过河”。老船工抬头看看众人,应了一声“好勒”,然后猛吸了几口旱烟,在船舷上磕掉剩余的烟火,站起身来,把住了船桨。众人依次牵马上船,老船工熟练地操桨行舟。

河面宽阔,足有四五十丈。河水荡荡,在阳光下波光嶙峋。两岸旖旎,长满了丰美的水草。和风习习,吹起了众人衣角。众人或站或坐,享受阳光的温暖、河风的清凉、闲暇的惬意。经询老船工,这条河叫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经河北流入山东,最终在滨州入海。

何两生眼望着四周,心想着林映月,怀念相处的点滴,惦念她现在的出境。他不经意间扫过上游河岸,恍惚看见一个人影,正在往河中走去。他不以为意,以为是渔民在水中打渔。眼光转到别处,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回想那渔民身材弱小,手里没有网具,似乎不想是渔民。想到这里,他又转头望去。只见那人一直往水里走,已经没过胸口,逐渐没过口鼻。何两生转念想到不是打渔而是自杀。他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有人自杀”,手指上游那个方向。太子等人循声望去,那人已经没过眼睛,只有一点头发在水面,随即消失在水中,旋即又挣扎而出,在水面一浮一沉。太子看向老船工,急令道:“船家,划过去,快救人。”船家赶紧转向,奋力摇桨,可是逆流而上,船行不快。

张阿牛大喝一声:“太慢了,我去救他。”说罢跳入水中,奋力游过去。他在水中就像一条大鱼,翻腾之间就已经游出丈寻。那人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激烈挣扎,漂浮在水面顺流而来。张阿牛须臾赶到,将溺水之人拖出水面,往回游来。游到船边,众人帮忙将他们拉上船。溺水之人是一个老媪,五十岁左右,衣着破旧,脸上、手上外露之处有几块青紫。船老大有经验,让杨雄按压其腹部。救人要紧,杨雄不顾及男女之防,依照船家所言按压老媪腹部。没有多久,老媪吐出几口河水,缓缓苏醒过来。她朝众人看了又看,挣扎着要坐起来。杨雄扶其坐起,她忽然推开杨雄,朝船舷爬出,哭喊着“谁让你们就我了”,意欲再度跳河。杨雄赶紧拉住她,众人七手八脚把老媪拉回甲板。

太子拉住老媪的手,轻声问道:“老人家,人死不能复生。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何必执意要跳河。老人家要是信得过我们,有什么事情就跟我们讲讲,或许我们能助一臂之力。”老媪打量太子,知道他是富贵之人,或许这能帮忙。转念想到自己的悲惨经历,不由得放声痛哭。众人见其可怜,你一言我一语加以劝导。老船工显然认识此人,在船尾边摇桨边不住叹息。

船到岸边,老媪尤未止住悲声。老船工将船停好,走上前来,向大家说:“我与她都是前面周庄的,她的经历确实凄惨。既然她不愿意开口,我就替她说一说。我能看得出,诸位都是大善人,要是能成全一二,真是菩萨显灵,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原来,老媪姓赵,嫁到周庄曹大宝,育有一女名唤莲儿,再无子女。等到莲儿长到十八岁,虽然算不上美人,却也是水灵可爱。一日,来了邻村的媒婆姚氏,人称姚多嘴,要给莲儿保媒。要保的是茌平县东街的吴敬,想要续弦。姚多嘴介绍,吴敬开了几家店铺,家里很有钱。前任老婆没了,听说莲儿年轻貌美,要迎过去续弦。曹老汉是个乡下农民,没见过世面,听说人家家底殷实,又送来了丰厚礼金,想着女儿嫁过去享福清闲,就同意了。嫁过去前一两个月还有过一两次消息,送来过两次礼物,可是随后就音信全无。过了八个月,曹老汉放心不下,到县城东街找到了吴敬家里,竟然不见女儿莲儿。吴敬先是不见,后被曹老汉堵到当街。曹老汉再三追问女儿下落,吴敬见摆脱不开,横眉冷目,说是莲儿不敬公婆,无理吵闹,已经被他卖于别人。曹老汉再追问,苦苦哀求,吴敬不理,举拳便打,周围还有几个泼皮帮凶,之后扬长而去。曹老汉挨了一顿打,心里惦念女儿,回到家中卧床不起。赵氏无奈之下,到县城东街再寻女儿。她不敢找吴敬,只能偷偷地在吴家附近打听。周围的人迫于吴敬的势力,都不愿开口。有一个代写书信的老先生,见其可怜,把她拉到僻静无人处,悄悄告诉她莲儿被吴敬转卖给乐户黄三。这个吴敬就是泼皮一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之前的老婆也被他转卖。赵氏如闻惊雷,瘫坐在地,没想到女儿嫁到虎狼之窝。她振作精神,问明了黄三住处,上前打探。她想办法混入黄三家中,看见女儿莲儿正在卖唱,不由得上前相认。没有想到,莲儿误认为父母贪图吴敬的钱财,把自己卖个了乐户,心里怨恨父母,硬是不认母亲。赵氏无可奈何,回家告诉曹老汉。曹老汉听说后,悲痛不已,没几天就病故了。赵氏到县衙告发,没有想到吴敬后面有靠山,县衙里的皂吏吴德是其堂兄。他们早已在官府上下打点,疏通关节。近些年来,吴敬在外纠集人手,称霸一方,做了很多诱骗拐卖妇女、敲诈勒索、骗取钱财、打架斗殴诸多不法之事,吴德在官府拉拢官差、培养势力,每每都能化险为夷、平安无事。赵氏输了官司,失了丈夫,毁了女儿,斗不过吴敬,心灰意冷,这才有跳河之事。

明代与以往封建王朝一样,为加强对百姓的控制,维护既得利益和社会稳定,实行严格的户籍等级制度。通过强制执行户籍制度,把百姓的生活地域和从事职业固定化,严格禁止随意改动。明太祖朱元璋颁行的《圣谕六条》规定“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强令百姓安于现状。明代户籍的主要有三种,即民户、军户和匠户。民户范围较广,有儒、医、阴阳、自耕农、自由工商业者等户。军户,世代世袭,单造册籍,为明王朝服兵役。匠户,是具有一定手艺的工匠,将工匠划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洪武十九年,议定工匠验其丁力,定

以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如期交代,名曰轮班匠”。三种户籍分别隶属不同系统管辖,即民籍由户部负责管辖,军籍则隶属于兵部统领,而匠籍则归工部管理。

此外还有所谓的“贱户”或称“贱籍”,这类贱户包括乐户、九姓鱼户、伴当、佃仆、奴仆、奴婢和雇工人等,在法律上他们的地位比一般民户的地位要低,一旦犯罪,更要罪加凡人一等进行处置。对有关被划为贱籍的人户,尤其是奴户,“平日起居不敢与(主人同,饮食不敢与共,亦不敢尔我相称。”《大明律》强调“人户以籍为定”,并明确规定:“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等,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者,罪同。若诈称各卫军人,不当军、民差役者,杖一百,发边卫充军。”

明代的乐户,包括京师教坊司供奉皇室乐舞之人和官府管辖之官妓。在京师者称官妓,隶郡县者则为乐户,所纳官府之税,称“脂粉钱”。乐户有三个来源。一是降附之人,二是犯罪家属,三是被卖的妻女。建文遗臣的很多家属就被降为乐户,供人消遣娱乐,处境非常凄惨,这也是何两生忍痛要救她们脱离火坑的重要原因。乐户除了奏乐伴舞之外,难免陪酒陪宿之事。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三年规定:乐艺冠青字顶巾,系红绿褡。乐妓则戴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明朝对乐户的规定是越来越苛刻了,在衣服颜色严格区别,乐户常服要戴绿色头巾,用以区别普通人家的衣服。这样大家一眼就知道他们是贱民。明朝人谢肇淛《五杂俎》云:“绿其巾以示辱。”据说这就是后世“绿帽子”的由来。

老船工很快就讲完了赵氏的故事,没有渲染、没有技巧,非常直白、简单,但是太子诸人都听出了其中的血和泪。太子望望天,又看向远方,回过头来,拉着赵氏的手,语气坚定地说:“老人家,你不要寻死,此事我们帮你讨回公道。”老媪难以置信,激动地望着太子,好一阵子缓过神来,爬起来就给太子磕头。众人将老媪扶起来,她留出了激动的泪水。老船工都在悄悄地擦拭眼角的老泪,不断地说“可算是老天开眼,遇到贵人啦!遇到贵人啦!”。何两生等人都盼望着能帮赵氏找回公道。

胡安把太子拉到一旁,小声说:“殿下,老媪确实可怜,此事确实不公,可是急速赶回bj、平安继承大统才是当务之急。不若我们留下足够银两,令去赎回女儿,办完大事后再令人严查。殿下以为如何?”太子慨然道:“你讲的很有道理,最初我也是这般考虑。只是此事虽小,却关乎一家之安宁、数人之性命,弃之不顾,吾心何忍。性善、仁义,道统之精髓,亦治统之要义。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即使耽误半日行程,也要把此事做好。”胡安见太子打定主意,不再规劝。

众人上岸,小金子让赵氏骑他的马,自己在下面牵着。到了周庄,老媪换了干爽的衣裳,雇了一辆马车,众人来到曹三家中。敲开大门,众人涌进院中,正赶上莲儿出来送客,赵氏飞奔过去,拉着女儿就哭。莲儿将近二十的模样,略有姿色,描着浓浓的眉,擦着厚厚的粉,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她奋力要抽出自己的手,愤愤道:“我没有你这样的娘!”赵氏哭着说:“闺女啊!我们是被泼皮骗了,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女儿的。”莲儿还是不原谅。赵氏哭诉:“你爹为了你已经死了。”莲儿听了这话,顿时僵住了,随后问明情况,抱着母亲痛快。赵氏拍着她的头,另一只手指向太子:“闺女,你不要哭了,那位公子爷说要救你出火坑,还咱们家公道,快去给恩公磕头。”莲儿盈步走到太子面前,倒身磕头。太子不便上前相搀,忙请其起身。

这时,大门处喧哗声起,随即闯进七八条大汉,为首的正是吴敬,黄三跟在身后。原来,黄三见太子一行闯进院子,知道来着不善,急忙从后门跑去找吴敬,这几条街都是吴敬的地盘。吴敬上上下下打量太子,手里指着,嘴里骂着:“哪来的小白脸,竟敢到老子地盘勾引妇女,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东宫四杰哪里容他撒野,冲上前去,与这帮泼皮交起手来。片刻功夫,这些人不是被打倒,就是被打伤,有两个机灵鬼跑得无影无踪。吴敬最是倒霉,挨了杨雄十几拳,被打得鼻青脸肿。杨雄恨其无赖,拳上多少加了力气,但没有用内力,担心打死。张阿牛不高兴了,刚才还没等他反映过来,东宫四杰已经料理了众泼皮,因此大呼:“好朋友们,太不够意思了,也不给我留两个过过瘾,倒是让让你们痛快了。”小金子找到黄三,将其擒来与吴敬绑在一起。

太子率领众人,押着吴敬、黄三来到县衙。几名皂吏拦在门口,其中一人便是吴德。吴敬看到吴德,终于见到了亲人,远远就喊:“哥哥快来救我。”吴德见太子面貌不凡,先有几分胆怯,一时犹豫不决。太子等已到衙门前,吴德不得不上前:“尔等是何人,胆敢光天化日下行凶斗殴,扰乱官衙。”太子此前听吴敬讲话,大体已经猜到来人身份,但还是问了一句:“你是吴德?”吴德迟疑着点了点头。杨雄冲上去,使了个擒拿手,一招就拿住他的双手,扭在身后。众皂吏平时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惯了,可是一碰到厉害人物早就吓怕了,纷纷回退,无人上前,这时候也顾不得吴德往日给过的好处了。

太子诸人往里就走,过了大堂,来到二堂。茌平县令是丁日生,此时正与师爷在算账。听见外面喧哗,正要令师爷前去打探,忽见一群人闯进二堂,以为发生了民变,赶紧躲到桌子下。胡安上前将丁日生拖出来,来到旁边一间密室,太子和小金子随后跟进来。太子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胡安将丁日生丢在地上。太子问道:“你可是县令,叫什么名字?”丁日生磕磕巴巴的说:“你是什么人?怎敢率众闯入公堂,侮辱朝廷命官。”胡安踢了他一脚,沉声道:“你面前的就是当今皇太子,还不磕头、如实回答问题。”丁日生将信将疑。太子朝小金子一使眼色,小金子会意,从贴身包裹里拿出一枚精美的玉章,放到丁日生面前。只见这枚玉玺正面雕刻着一条盘龙,印文是隶书“大明皇太子之宝”。丁日生看清后,吓得面色苍白,赶紧整整衣冠,行二叩六拜之礼,口里念到:“茌平县令丁日生叩见皇太子殿下”。太子啪的一声,拍案而起,斥之道:“大胆的丁日生,你可知罪?”丁日生趴在地上,头如鸡啄米不住磕头,不敢言语半声。太子道:“周庄赵氏状告吴敬拐卖妇女、打死良民,你是如何审的?是不是受了吴德的好处?从实招来。”丁日生一面磕头一面求饶:“皇太子明察。皇太子明察。”太子本来就是想要吓唬吓唬他,见已经达到目的,接着说道:“我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此案相关人等都在门外,你即可升堂重新问案。我就在此处听你断案,如若不能秉公办理,我即可将你扒皮实草。另外,我的身份你不得泄露分毫。”丁日生点头称是,如同得到大赦,退出去重新审理。此次审理,丁日生不敢怠慢,依照大明律例秉公而断,最后判定吴敬拐卖妇女、殴打良民致死,立即关入大牢,吴德包庇泼皮、贿赂官差等押入大牢,二人待其他案件审理完毕一并论罪。黄三买卖良民,罚金一百两。莲儿脱离乐籍,随老母回家,令将一百两银子作为补偿,厚葬曹大宝,抚养老母。审毕,县令自己捐出五百两赠与莲儿。众人都退了,赵氏和莲儿留下,给太子不住磕头。太子笑着让她们起身,嘱咐她们母女今后好好过日子,又令丁日生审理完毕后专文报到朝廷。

一切安排已毕,太子一行离开茌平县城,继续赶赴bj。一路上,大家兴高采烈。虽然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但是能够除暴安良正是每一个人武林人的梦想,有一位以民为本的君主岂不更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唯独太子心情复杂,既有伸张正义的快慰,又深感吏治废弛、贪污腐化、积弊已深。太祖朱元璋以刚猛手段整顿吏治,辅以《大明律》、《大诰》严明律例,三十年不到故态复萌,百姓身受其害,大明朝深受其累。古往今来,吏治混乱者多失天下,东汉末期、西晋时期吏治松弛,卖官鬻爵成风,王朝都很快覆亡;吏治清明者多为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著名的盛世,吏治都十分严格。“治国先治吏”乃为万世不易之方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灵影仙途 择妖 带着商城混西游 九州牧云录 凡人武修传 从九叔世界开始 凡人修仙:开局被老魔头抓去炼药 人道长生 我的偃偶全是女邪祟
热门推荐